斫雕为朴
拼音zhuó diāo wéi pǔ
含义指去掉雕饰,崇尚质朴。亦指斫理雕弊之俗,使返质朴。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后汉书·皇后传序》:“及光武中兴,斫雕为朴,六宫称号,唯皇后及贵人。”
典故出处
《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后汉书·皇后传序》:“及光武中兴,斫雕为朴,六宫称号,唯皇后及贵人。”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去掉雕饰,崇尚质朴。亦指斫理雕弊之俗,使返质朴。
成语举例:斫雕为朴,亦尚故训求是之文而已。★章炳麟《文学说例》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斫,雕刻;雕,指雕琢。为,作为;朴,朴实。斫雕为朴是指将经过雕琢精细的东西加工成朴实无华的样子。这个成语比喻去掉繁琐的修饰,使事物简单、朴实。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质或言行简单、朴实,不矫揉造作。也可用来形容事物经过精心雕琢后变得简单朴实。
故事起源
- 《后汉书·吴汉传》中有一段话:“吴汉少孤贫,贫无双树,而好志节。汉乃斫雕为朴,以为双树。”故事中的吴汉是东汉末年的人物,他年少时家境贫寒,没有双树,但他心怀坚定的志向和高尚的品质,于是他找来一根木材,亲自雕刻成双树的形状。这个故事表达了吴汉朴素的品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成语结构
- 动宾短语,主语为“斫雕”,宾语为“为朴”。
例句
- 1. 他的言行举止都斫雕为朴,一点都不做作。2. 这幅画斫雕为朴,没有过多的修饰,却展现出了作者的真实感受。
记忆技巧
- 可以用“斫雕为朴”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来帮助记忆,想象一个雕刻师傅在雕刻一块精美的木头,最后他将木头斫雕为朴实无华的样子,使它更加简单朴实。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雕刻艺术和文化,以及古代人们对朴素品质的追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做一个斫雕为朴的人,不要做作。2. 初中生:他的穿着很斫雕为朴,不张扬却很有品味。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斫雕为朴,没有华丽的修辞,却表达了深刻的思想。4. 大学生:在追求时尚的时代,我们也应该保持内心的斫雕为朴,不被外界的浮华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