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足挂齿
拼音hé zú guà chǐ
含义足:值得;挂齿:提及,谈及。哪里值得挂在嘴上。不值一提的意思。
出处《汉书·叔孙通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何足置齿牙间哉?”
典故出处
《汉书·叔孙通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何足置齿牙间哉?”
近义词
无足挂齿、微不足道、何足道哉
反义词
津津乐道、大书特书、至关紧要
英文翻译
not worth talking about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足:值得;挂齿:提及,谈及。哪里值得挂在嘴上。不值一提的意思。
成语举例:不过先人留下来的几本破书,卖又不值钱,随便带在行箧解解闷儿,当小说书看罢了,何足挂齿。(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客套话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齿,不能读作“chì”。
成语辨形:挂,不能写作“桂”;齿,不能写作“次”。
成语谜面:区区小事
成语故事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举旗造反,四方响应。秦二世慌忙召集博士与儒生议论军情。儒生认为应该发兵讨伐。叔孙通看出秦二世胆怯,明白他对儒生的话很反感,就说当前四方太平,那几个反叛的兵卒只是区区小事,何必把他们放在嘴上呢?。
详细解释
- 何足挂齿意为某事物或某人的价值不足以引起他人过分重视或评价,相当于“不值一提”或“不足为奇”。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表示对某人或某事轻视或不屑一顾的态度,也可以用来自嘲或讽刺自己的不足之处。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赵国有个人叫魏昭王,他非常自负,以为自己是天下最英俊的人,于是他派人去其他国家打听他有没有相匹配的人。有一天,他的使者回来说,有个人叫石田,和魏昭王一样英俊,但是石田是个乞丐。魏昭王非常生气,觉得这个乞丐怎么能和他相提并论。于是,他说了一句“何足挂齿”,意思是这个乞丐不值得和他相提并论。从此以后,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
成语结构
- 何足挂齿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何足”表示“什么值得”,“挂齿”表示“挂在牙齿上”。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值得挂在牙齿上”,即指某事物不值得过分重视或评价。
例句
- 1. 这个小错误不值得你生气,何足挂齿。2. 他只是个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他的一些小失误何足挂齿。3. 我们不应该为了一点小事就争吵,何足挂齿。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何足挂齿”分解成两个部分进行记忆。首先,“何足”可以理解为“什么值得”,然后,“挂齿”可以联想到将某物挂在牙齿上,表示不值得过分重视或评价。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不值一提”、“无足轻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只是忘了带作业本,老师不必对我生气,何足挂齿。2. 初中生:虽然我只得了第三名,但是对我来说这只是一个小挫折,何足挂齿。3. 高中生:这个小错误不会影响我的大计划,何足挂齿。4. 大学生:虽然我没能通过这次考试,但是我相信这只是我人生中的一次小挫折,何足挂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