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鲠在喉
拼音gǔ gěng zài hóu
含义鲠:鱼刺。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出处汉·许慎《说文解字》:“鲠,食骨留咽中也。”段玉裁注:“韦曰:‘骨所以鲠,刺人也。’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云骨鲠之臣。《汉书》以下皆作骨鲠,字从鱼,谓留咽者鱼骨较多也。”
典故出处
汉·许慎《说文解字》:“鲠,食骨留咽中也。”段玉裁注:“韦曰:‘骨所以鲠,刺人也。’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云骨鲠之臣。《汉书》以下皆作骨鲠,字从鱼,谓留咽者鱼骨较多也。”
近义词
心直口快、直抒己见
英文翻译
have a fishbone caught in one's throat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鲠:鱼刺。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成语举例:但近来作文,避忌已甚,有时如骨鲠在喉,不得不吐,遂亦不免为人所憎。(《鲁迅书信集 致黎烈文》)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与若、如连用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鲠,不能读作“ɡēnɡ”。
成语辨形:鲠,不能写作“哽”。
详细解释
- 骨鲠在喉是一个比喻,骨鲠指的是鱼骨头,喉指的是喉咙。比喻心里有话憋得慌,想说又说不出来。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骨鲠在喉来形容在紧张或害怕的情况下,心里有话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感觉。比如在面对重要的考试或面试时,人们可能会感到骨鲠在喉。
故事起源
- 骨鲠在喉这个成语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当时,晋国的大夫郭泰因为反对襄公的某项政策,心里有话想说,但是因为襄公的威严和权势,郭泰说不出口,感到骨鲠在喉。
成语结构
- 骨鲠在喉是一个主谓宾的成语,其中“骨鲠”为主语,表示心中的困扰;“在”为谓语,表示存在;“喉”为宾语,表示心中的话。
例句
- 1. 在面试时,紧张得我骨鲠在喉,说话都结巴了。2. 当她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感到骨鲠在喉。
记忆技巧
- 可以用“骨头卡在喉咙”来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想象自己有一块骨头卡在喉咙,想说话却说不出来的感觉,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欲言又止”、“口若悬河”等,它们都与说话或表达相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考试时,我紧张得骨鲠在喉,连答案都忘了。2. 初中生:当我看到喜欢的偶像时,心里有话想说却说不出来,感觉骨鲠在喉。3. 高中生:面对老师的质问,我心里有话想说,但是感到骨鲠在喉,不敢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