魄散魂飘
拼音pò sàn hún piāo
含义形容人临死时神志昏迷、人事不省。
出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七回:“双手攥定了这根九环锡杖,谨照着他的腰眼骨儿,着实断送他一下,把个孽畜打得一个星飞缭乱,魄散魂飘。”
典故出处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七回:“双手攥定了这根九环锡杖,谨照着他的腰眼骨儿,着实断送他一下,把个孽畜打得一个星飞缭乱,魄散魂飘。”
近义词
魂飞魄散、魄荡魂摇、魄消魂散
反义词
镇定自若
英文翻译
out of one's wit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形容人临死时神志昏迷、人事不省。
成语举例: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8卷:“看的人惊得四分五落,魄散魂飘。”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害怕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魄散魂飘是由“魄”和“散魂飘”组成的成语。其中,“魄”指人的阳气,也可理解为人的精神;“散魂飘”表示心神飘荡,不集中。整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的精神飘散,无法集中注意力,思维不清晰的状态。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思维不集中,精神不集中的状态。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因为心事重重或受到外界干扰而无法专注工作或学习的情况。
故事起源
- 据史书记载,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当时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战败,被刘邦围困。项羽的心神飘荡,无法集中,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后来,人们用“魄散魂飘”来形容一个人精神不集中的状态。
成语结构
- [形容词] + [动词] + [动词]
例句
- 1. 最近工作压力太大,我整个人都魄散魂飘,无法集中注意力。2. 在考试前,她总是魄散魂飘,无法专心复习。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的魂魄离体,飘荡在空中,无法集中,就像是心神飘荡。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精神集中相关的成语,例如“心无旁骛”、“心无挂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考试前我总是魄散魂飘,所以成绩不好。2. 初中生:上课时老师讲的内容我经常魄散魂飘,导致听不懂。3. 高中生:高考压力大,我整个人都魄散魂飘,无法专心复习。4. 大学生:熬夜写论文后,我感觉自己的思维都魄散魂飘了,需要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