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弓之鸟
拼音shāng gōng zhī niǎo
含义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怕的人。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晋书·苻生载记》:“伤弓之鸟,落于虚发。”
典故出处
《战国策·楚策四》;《晋书·苻生载记》:“伤弓之鸟,落于虚发。”
近义词
惊弓之鸟
英文翻译
the bird that has been injured by the bow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怕的人。
成语举例:败了的,似伤弓之鸟。(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三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从前精通射箭的更赢和魏王谈论箭术,刚好一只大雁由东向西飞过,更赢拉弓便射,可惜虚发一箭,谁知大雁应声落地。魏王不解,更赢说:“这只受伤的大雁离了群,飞得低,听到弓弦响,吓得不知道怎么办,一用力伤口破裂而掉地。”。
详细解释
- 成语“伤弓之鸟”由“伤弓”和“之鸟”两个词组成。其中,“伤弓”指的是受伤的弓箭手,表示已经失去了战斗能力;“之鸟”则是一个修饰性的词语,用于强调弓箭手的状态。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那些已经失去了战斗能力的人或事物。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那些曾经有过能力或潜力,但因某种原因而失去了竞争力或处于困境的人或事物。可以用来描述失去工作能力的员工、失去竞争力的企业、失去创作灵感的艺术家等等。
故事起源
- 成语“伤弓之鸟”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徐干传》中,记载了徐干在战斗中受伤后失去了战斗能力的故事。徐干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将领,他在一次战斗中被敌方射中了手臂,从此无法再拉弓射箭,失去了战斗能力。因此,人们用“伤弓之鸟”来形容那些失去能力的人或事物。
成语结构
- 主语 + 动词 + 定语 + 补语
例句
- 1. 这家公司曾经是市场的领导者,但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伤弓之鸟。2. 那位曾经是一位优秀的运动员,但受伤后成为了一个伤弓之鸟。3. 这本小说的作者曾经是一位文坛新星,但最近几年没有再出过好作品,已经成为了一个伤弓之鸟。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伤弓之鸟”与形容受伤的弓箭手的形象联系起来,形象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可以联想到一个弓箭手因为受伤而无法再拉弓射箭,失去了战斗能力,从而帮助记忆该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成语,如“一箭之仇”、“弹尽粮绝”等,来丰富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曾经是班级里的数学课代表,但因为生病错过了几节课,现在成了一个伤弓之鸟。2. 初中生:我曾经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球员,但因为受伤后失去了竞技能力,现在只能当一个伤弓之鸟。3. 高中生:这位曾经是全国模拟联合国大赛冠军的选手,但因为家庭问题影响了学习,现在已经成了一个伤弓之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