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黄耳寄书在词典中的解释
huángěrshū

黄耳寄书

拼音huáng ěr jì shū

含义黄耳:犬名;书:书信。黄耳为主人传递家信。指传递家信

出处《晋书·陆机传》:“初机有骏犬,名黄耳,甚爱之。……其后因以为常。”

典故出处

  • 《晋书·陆机传》:“初机有骏犬,名黄耳,甚爱之。……其后因以为常。”

近义词

  • 黄耳传书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黄耳:犬名;书:书信。黄耳为主人传递家信。指传递家信
    成语举例:黄耳寄书并不神奇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传递家信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谜面:狗邮差

成语故事

  • 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陆机离开家乡浙江会华亭到京城洛阳做官。他很久没有收到家信,就写好一封信装入竹筒套到猎犬黄耳的脖子上,让它送到浙江老家,聪明的黄耳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到会华亭并索取回信,来回只用25天时间。

详细解释

  • 黄耳寄书,是指古代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在古代,人们没有现代化的通信工具,所以在需要传递信息时,他们会选择一种间接的方式,即通过口耳相传或书信传递消息。这种方式虽然不够直接,但却能够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使用场景

  •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黄耳寄书”来描述通过非正式或间接的方式传达信息的情况。例如,当我们听到某个消息时,我们可以说“我是通过黄耳寄书得知这个消息的”。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段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个叫黄耳的人,他非常善于传递消息。他可以通过口耳相传,将信息传递到很远的地方。因此,人们就用他的名字来形容通过非正式或间接的方式传达信息。

成语结构

  • 黄耳寄书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黄耳”和“寄书”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们没有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只能通过黄耳寄书来传递信息。2. 虽然他们分隔两地,但通过黄耳寄书,他们保持了联系。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黄耳寄书”联想成一个人用耳朵传递信息的形象。想象一个黄色的耳朵,在传递书信的过程中,黄耳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我们记住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通信方式,以及现代通信工具的发展和应用。此外,你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例如“纸上谈兵”、“口耳相传”等,来丰富你的汉语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通过黄耳寄书告诉我的朋友明天我们一起去游乐园。2. 初中生:老师通过黄耳寄书通知我们下周有一次班级聚会。3. 高中生:我通过黄耳寄书得知了这个学校有一个很好的奖学金机会。4. 大学生:我们通过黄耳寄书邀请他参加我们的学术研讨会。5. 成年人:我通过黄耳寄书得知了公司要进行一次重要的调整。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黄耳寄书”。

拆字解意

黄耳寄书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