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方正不阿在词典中的解释
fāngzhèngē

方正不阿

拼音fāng zhèng bù ē

含义方正:品行正直;阿:阿谀,诌媚。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出处《明史·王徽传》:“有方正不阿者,即以为不肖,而朝夕谗谤之,日加浸润,来免改疑。”

典故出处

  • 《明史·王徽传》:“有方正不阿者,即以为不肖,而朝夕谗谤之,日加浸润,来免改疑。”

近义词

  • 刚正不阿

反义词

  • 阿谀逢迎

英文翻译

  • frank and straightforward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方正:品行正直;阿:阿谀,诌媚。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为人品行正直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方正不阿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方正指正直、正派,不阿指不屈服、不媚上。表示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坚守原则,不为权势所动摇。

使用场景

  • 方正不阿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对权势或者不公正的情况下,能够保持自己的原则和正直。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表达对其坚守原则的敬佩和认同。

故事起源

  • 方正不阿这个成语源自于《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当时,齐国的公子丕在晋国做客,受到晋国大夫子产的厚待。而子产的儿子子皮则因齐国的公子丕而得罪了齐国的公子商臣,他父亲子产因此向公子商臣道歉。然而,子皮对父亲的行为非常不满,认为父亲屈服于权势,不应该低头道歉。于是,子皮写了一篇文章批评父亲的行为,并提到了“方正不阿”的成语,表达了自己坚守原则的态度。

成语结构

  • 方正不阿的结构为“形容词+副词+动词”。

例句

  • 1. 他是一个方正不阿的人,从不为权势所动。2. 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我们要保持方正不阿的品质。3. 这位领导始终坚持方正不阿的原则,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方正不阿与正直、不屈服的形象联系起来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躺在地上的方块,表示正直;而一个站立的人,表示不屈服。将这两个形象结合起来,就能够记住方正不阿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正直、坚守原则相关的成语,如“正大光明”、“守正不阿”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方正不阿的人。2. 初中生:老师教育我们要做一个方正不阿的人,不做不正当的事情。3. 高中生: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我要坚持方正不阿的原则,不屈服于任何不正之事。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保持方正不阿的品质,不为权势所动,坚守自己的信念。

拆字解意

方正不阿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