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牛鼎烹鸡在词典中的解释
niúdǐngpēng

牛鼎烹鸡

拼音niú dǐng pēng jī

含义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出处《后汉书·边让传》:“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

典故出处

  • 《后汉书·边让传》:“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

近义词

  • 大材小用、牛刀割鸡

英文翻译

  • break a butterfly upon the wheel <take a musket to kill a butterfly>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成语举例:你这样做就是牛鼎烹鸡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大材小用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 东汉末年,在陈留地方有位叫边让的人,很有名气。大将军何进便将他招来,命他作令史官。朝廷的议郎蔡邕听说边让在何进那里,心想:“边让这个人才学不凡,应该作更高一些的官。”便亲自到何进家里去,劝说他把边让推荐出去,让他担任再大些的官。
    蔡邕说:“我看边让这个人,真是才能超群呀,他聪明贤智,心通性达,非礼不动,非法不言,实在是难得的奇才呵。俗语说,‘用煮牛的大锅来煮一只小鸡,水放多了,味道没了,就不好吃了;水放少了,则煮不熟,更不能吃了。’这说的是大器小用,所以是不相宜的。我现在忧虑的是,这个煮牛的大锅没有用来煮牛,希望将军仔细考虑一下,给边让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

详细解释

  • 牛鼎是古代烹饪用具,烹饪时需使用大火,适合烹煮大块的牛肉等食材。而鸡肉则较为娇嫩,需要用小火慢炖才能烹煮好。牛鼎烹鸡这个成语比喻对事物的处理不得当,过于强调形式而忽略实质,用大材小用。

使用场景

  • 牛鼎烹鸡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过于讲究形式而忽略实质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过分注重形式而忽视实际效果的人或行为。

故事起源

  • 牛鼎烹鸡的故事源于《战国策·齐策二》。故事中,齐国的国君齐襄公为了向大夫们展示齐国的繁荣,特意准备了一场盛大的宴会。他下令将牛鼎放在宴会的最显眼位置,并用它来烹煮一只鸡。结果,鸡肉煮得十分干瘪,没有人愿意吃。这个故事中的牛鼎烹鸡成了一个象征,用来形容过分讲究形式而忽视实质的行为。

成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宾语

例句

  • 1. 他总是过分注重装饰,却忽略了实际效果,真是牛鼎烹鸡。2. 这个项目过于追求表面上的成功,结果就像是牛鼎烹鸡。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牛鼎烹鸡这个成语的形象记忆起来,想象牛鼎里面放着一只鸡,然后想象这只鸡被煮得干瘪不堪。通过形象联想,可以更加深刻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画龙点睛”、“杯弓蛇影”等,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功课总是只顾写漂亮,不注重内容,就像是牛鼎烹鸡一样。2. 初中生:老师总是强调我们要注重实际效果,不要只顾牛鼎烹鸡。3. 高中生:在学习中,我们要注重实质,不要陷入牛鼎烹鸡的误区。

拆字解意

牛鼎烹鸡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