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国通舟
拼音dí guó tōng zhōu
含义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比喻众叛亲离。
出处清·黄遵宪《由轮舟抵天津作》诗:“敌国通舟今日事,太仓稊米自家身。”
典故出处
清·黄遵宪《由轮舟抵天津作》诗:“敌国通舟今日事,太仓稊米自家身。”
近义词
众叛亲离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比喻众叛亲离。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人际关系等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敌国通舟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在战争中,敌对的国家通常会互相封锁贸易,以削弱对方的实力。然而,有时候出于利益的考虑,敌对国家也会选择通商贸易,即使这在战争中是不正常的。因此,敌国通舟成为了一个比喻,用来形容为了个人或团体的利益而背叛国家或原则。
使用场景
- 敌国通舟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人。例如,可以用来形容某个政治家为了个人权力而与敌对国家勾结。此外,敌国通舟也可以用来描述某个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而与竞争对手合作,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故事起源
- 敌国通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在那个时候,敌对国家之间的贸易是非常罕见的,因为贸易通常会增强对方的实力。然而,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选择与敌国通商,背叛了自己的国家。这种行为被人们看作是背叛国家的行为,因此形成了“敌国通舟”的成语。
成语结构
- 敌国通舟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的意思分别是敌国、通、舟。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敌对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
例句
- 1. 他为了个人利益,竟然与敌国通舟,真是可耻之极。2. 这家公司为了追求利润,不择手段地与竞争对手合作,简直是敌国通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敌国通舟”这个成语与背叛国家的行为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一个船只从一个敌对国家驶向另一个敌对国家,代表着背叛国家的行为。
延伸学习
- 如果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如“利欲熏心”、“以邻为壑”等,这些成语也涉及到人们为了利益而背叛原则的情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为了考试的好成绩而抄袭,简直是敌国通舟。2. 初中生:为了追求时尚,他们不择手段地购买假冒名牌,简直是敌国通舟。3. 高中生: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他们不择手段地攀附权贵,简直是敌国通舟。4. 大学生:为了找到好的工作机会,他们不择手段地利用关系,简直是敌国通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