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梁换柱
拼音chōu liáng huàn zhù
含义比喻暗中捣鬼,以假代真。
出处段荃法《“状元”搬妻》:“我看就来个抽梁换柱,我回去,让老婆替我来开会。”
典故出处
段荃法《“状元”搬妻》:“我看就来个抽梁换柱,我回去,让老婆替我来开会。”
近义词
偷天换日、偷梁换柱
反义词
忠诚老实
英文翻译
deceiving <fraudulent>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暗中捣鬼,以假代真。
成语举例:他居然把别人的作品拿来,抽梁换柱,变成自己的了。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含贬义,同偷梁换柱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柱,不能读作“zhǔ”。
成语辨形:柱,不能写作“住”。
成语辨析:抽梁换柱与“偷天换日”有别:抽梁换柱语意较轻;“偷天换日”语意较重;“偷天换日”一般用于玩弄手法改变重大事物的真相;抽梁换柱多用于一般事物。
详细解释
- 抽梁换柱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源自于古代建筑中的一种手法。在古代建筑中,梁是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柱则是起到支撑作用的构件。当建筑物出现问题或需要改建时,可以通过抽掉旧的梁和柱,然后更换新的梁和柱来解决问题。因此,抽梁换柱成语引申为更换主要的支撑物或关键人物,以期得到新的发展或改善。
使用场景
- 抽梁换柱常用于形容组织、团队或机构进行重大改革或调整,以期重新焕发活力和提高效率。也可以用于形容个人在生活或工作中进行重大改变,追求更好的发展或生活品质。
故事起源
- 成语“抽梁换柱”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当时,楚汉相争,项羽作为楚军的主要将领,被封为楚王,但由于项羽的任性和决策失误,楚军日渐败退。刘邦为了挽救局势,决定抽梁换柱,撤换了项羽,任命韩信为新的主要将领。这一决策最终使得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建立了汉朝。
成语结构
- 成语“抽梁换柱”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抽”、“梁”、“换”和“柱”。
例句
- 1. 为了提高公司的竞争力,经理决定抽梁换柱,重新组建团队。2. 政府决定抽梁换柱,以期改善教育体制。3. 这家公司经历了一次抽梁换柱后,业绩大幅提升。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抽梁换柱”与建筑物的梁和柱的更换联系起来,形象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位建筑师,在设计一座建筑物时,如果发现旧的梁和柱不再稳固,就需要抽掉它们,换上新的梁和柱,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这样的比喻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故事或了解其他与成语相关的知识来进一步学习“抽梁换柱”成语的使用和背后的文化内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的同学抽梁换柱,换了新的班长,班级变得更有纪律了。2. 初中生: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决定抽梁换柱,更换了一批优秀的教师。3. 高中生:大学入学后,我决定抽梁换柱,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以期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