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臼之戚
拼音chuī jiù zhī qī
含义比喻丧妻。
出处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梦》:“贾客张瞻将归,梦炊于臼,问王生。生言:‘君归,不见妻矣。臼中炊,固无釜也。’贾客至家,妻果卒已数月。”无釜,谐音“无妇”。
典故出处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梦》:“贾客张瞻将归,梦炊于臼,问王生。生言:‘君归,不见妻矣。臼中炊,固无釜也。’贾客至家,妻果卒已数月。”无釜,谐音“无妇”。
近义词
炊臼之痛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丧妻。
成语举例:〖示例〗令兄太守公行,不及躬送,闻有炊臼之戚。 ★明 李东阳《与顾天锡书》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指丧妻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从前有一个商人张瞻长期外出做买卖,正准备回家的晚上做了一个在舂米的器皿中做饭,觉得奇怪就问王生,王生解梦道:“你回家,没看见妻子就叫臼中炊——无釜(妇),可能你妻子已经过世。”张瞻回到家里,妻子果然死了有几个月了。
详细解释
- 炊臼是古代厨房中的两个重要器具,用来磨粮食和盛放食物。这个成语比喻夫妻之间因为家务琐事而发生的争吵和矛盾。炊臼之戚强调夫妻之间的小事情引发的争执,形容夫妻之间的矛盾轻微而琐碎。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夫妻之间因为琐事而发生争吵和不愉快的情况。可以用于家庭、恋爱、婚姻等相关场景。
故事起源
- 炊臼之戚源自《韩非子·喻老》:“炊臼之戚,非不戚其袂也,戚其所与戚也。”意思是夫妻之间的争执并非是不关心对方的感受,而是关心对方的小事情。这个成语出自战国时期的韩非子的一篇寓言故事。
成语结构
- 主语+状语+谓语+宾语
例句
- 1. 他们的婚姻生活一直很和谐,很少有炊臼之戚。2. 他们经常因为家务琐事而发生炊臼之戚。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炊臼比喻成夫妻之间的矛盾和争吵,想象夫妻之间因为家务琐事而发生的争执,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家庭关系、夫妻关系相关的成语,如“夫唱妇随”、“夫妻反目”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爸爸妈妈因为谁做饭而发生了炊臼之戚。2. 小学生:我家的邻居经常因为家务琐事而发生炊臼之戚。3. 初中生:父母之间的炊臼之戚让我觉得很为他们担心。4. 高中生:炊臼之戚让夫妻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和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