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聋做哑
拼音tuī lóng zuò yǎ
含义指故意不理睬,假做不知
出处
词语
推聋做哑
拼音
tuī lóng zuò yǎ
解释
指故意不理睬,假做不知
出处
元·无名氏《闹铜台》第二折:“我如今装醉如痴,推聋做哑,待时守分。”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曲:“见相识免不的推聋做哑,见姨夫使不的俐齿伶牙。”
近义词
推聋作哑、装聋作哑、推聋妆哑
详细解释
- 推聋做哑是指故意装聋作哑,不回答问题或推卸责任。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不愿意承担责任或回答他人的问题,而是选择装作听不见或不会说话,以逃避困境或责任。
使用场景
- 推聋做哑常用于形容某人不愿意承认错误、回答问题或承担责任的情况。可以用于工作场合、家庭生活或社交场合中,描述某人故意逃避问题或责任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关于推聋做哑的起源,有一个古代的故事。相传,唐代的一位官员,因为犯了错误,被皇帝传唤去问责。他害怕承认错误会受到处罚,于是故意装聋作哑,不回答皇帝的问题,推卸责任。皇帝看穿了他的伪装,最终处罚了他。这个故事被后人用来形容逃避责任或回避问题的行为,形成了成语“推聋做哑”。
成语结构
- 推聋做哑是一个动宾短语,由三个动词组成,分别是“推”、“聋”和“做哑”。
例句
- 1. 他在会议上推聋做哑,不回答大家的问题。2. 当被问及责任时,他总是推聋做哑,不愿意承认错误。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推聋做哑这个成语:将“推”与“聋”联想为一个人故意推开耳朵,不听别人的声音。将“做哑”联想为一个人故意闭住嘴巴,不说话。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推聋做哑相关的成语,如“推诚相见”、“聋子摸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考试没考好,却推聋做哑地不告诉爸爸。中学生:老师问他为什么没完成作业,他却推聋做哑,不回答。大学生:面对批评,他推聋做哑,不愿意承认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