僾见忾闻
拼音ài jiàn xì wén
含义僾:仿佛,隐约;忾:叹息。仿佛看到身影,听到叹息。形容对去世亲人的思念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典故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僾:仿佛,隐约;忾:叹息。仿佛看到身影,听到叹息。形容对去世亲人的思念
成语举例: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2回:“所以僾见忾闻,圣人之祭则如在也。”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对去世的亲人思念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僾,通“碍”,表示阻碍、妨碍;见,看见;忾,怨恨;闻,听见。这个成语形容邪恶的行为或坏事被人们所知道,不再隐藏。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坏事或不好的行为被揭露或曝光的情况。
故事起源
- 《淮南子·说林训》记载了一个关于僾见忾闻的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僾子的人,他做了许多坏事但总是能逃避惩罚。有一次,他犯下了一个大错,被人们发现并揭露了出来。从此以后,他的坏事就被大家所知,再也无法逃避。这个故事就是“僾见忾闻”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四个字的成语,中间两个字分别表示阻碍和看见,最后两个字分别表示怨恨和听见。
例句
- 1. 他的贪污行为终于僾见忾闻,被严厉惩罚了。2. 这个公司的不法行为已经僾见忾闻,大家都知道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僾”字的发音与“碍”字的发音进行联想,以帮助记忆。另外,可以想象一个坏人在被人们发现后,怨恨地看着大家,从而形成“僾见忾闻”的形象。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揭露坏事相关的成语,如“暴露马脚”、“败露真相”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偷了同学的铅笔,结果被老师发现了,他的坏事僾见忾闻了。2. 初中生:那个学生作弊被老师抓到,他的行为僾见忾闻,同学们都知道了。3. 高中生:这个政府官员贪污受贿,最终被纪检部门调查,他的腐败行为僾见忾闻,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