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贤罚暴
拼音shǎng xián fá bào
含义犹赏善罚恶。指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
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八经》:“故赏贤罚暴,举善之至者也;赏暴罚贤,举恶之至者也;是谓赏同罚异。”
典故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八经》:“故赏贤罚暴,举善之至者也;赏暴罚贤,举恶之至者也;是谓赏同罚异。”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犹赏善罚恶。指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赏贤罚暴是一个由两个反义词组成的成语。赏贤意味着奖励有才能的人,表示对人才的重视和赞赏;而罚暴则表示对凶暴行为的惩罚,显示了对暴力和邪恶的抵制。
使用场景
- 赏贤罚暴常用于形容一种公正的行为准则或治理原则,用于奖励有才能、品德高尚的人,同时对凶暴行为进行惩罚。此成语也可以用来表达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以及对恶行的不容忍。
故事起源
- 故事起源于《史记·韩非子列传》。在这个故事中,韩非子在魏国任官时,提出了“赏贤罚暴”的治理原则,主张奖励有才能的人,同时惩罚凶暴的人,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公正。
成语结构
- 赏贤罚暴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赏贤”和“罚暴”。
例句
- 1. 领导赏贤罚暴,使整个团队更加和谐有序。2. 这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严格执行赏贤罚暴的原则。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奖状和一个手铐交织在一起,表示奖励有才能的人,同时对凶暴行为进行惩罚。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赏贤罚暴相关的成语,如“以德报怨”、“以德报德”等,以加深对于正义和公平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经常赏贤罚暴,让我们懂得了做好事会受到奖励,做坏事会受到惩罚。2. 初中生:学校严格执行赏贤罚暴的原则,让学生们明白了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得到表扬,不良行为会受到惩罚。3. 高中生:社会需要赏贤罚暴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让人们愿意为社会做出贡献。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