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其不逮
拼音kuāng qí bù dǎi
含义匡:纠正。逮:及,达到。不逮:达不到的地方。对于达不到的地方给予纠正或帮助。亦作“匡所不逮”。
出处《晋书·武帝纪》:“择其能正色弼违,匡救不逮者,以兼此选。”
典故出处
《晋书·武帝纪》:“择其能正色弼违,匡救不逮者,以兼此选。”
近义词
匡所不逮
英文翻译
help somebody make up for his deficiencie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匡:纠正。逮:及,达到。不逮:达不到的地方。对于达不到的地方给予纠正或帮助。亦作“匡所不逮”。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匡其不逮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意思是不能匡正或帮助到达。其中,“匡”指“匡扶”、“匡正”,表示纠正错误或帮助解决问题;“不逮”指“不够”,表示不能达到或满足。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才不足,无法解决问题或达到预期目标。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才不足,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工作团队缺乏专业人才、学校缺乏教学资源等情况。
故事起源
-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荀卿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贤臣,他曾经劝告齐国君主纠正错误、改善政治,但是君主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于是,荀卿用“匡其不逮”来形容自己的才能不够,无法帮助到君主解决问题。
成语结构
- 主语 + 匡其不逮
例句
- 1. 这个项目的难度太大了,我们的团队人才匡其不逮。2. 由于人才匡其不逮,公司的业绩一直无法提升。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分解为两部分记忆。首先,记住“匡其不逮”表示人才不足,无法解决问题。然后,联想到荀卿的故事,他用这个成语形容自己无法帮助到君主。通过与故事情节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人才相关的成语,例如“人才济济”、“人杰地灵”等,以丰富对人才与能力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的同学都很聪明,没有人匡其不逮。2. 初中生:由于学校缺乏优秀的老师,我们的教育质量匡其不逮。3. 高中生:学校的科研实力匡其不逮,无法培养出优秀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