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时养晦
拼音zūn shí yǎng huì
含义遵:遵循,按照;时:时势;晦:隐藏。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
出处《诗经·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
典故出处
《诗经·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
近义词
遵养时晦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遵:遵循,按照;时:时势;晦:隐藏。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
成语举例:仆拟遵时养晦,以待政府之稔恶,其时排去一二佞人,有如摘果。(章炳麟《致伯中书》四)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指等待时机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遵时养晦是一个由两个成语组成的词语,遵时和养晦。遵时意为遵守时机,合乎时宜;养晦意为养精蓄锐,积蓄力量。遵时养晦的含义是要根据时机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动,同时要养精蓄锐,积蓄力量,以备将来之需。
使用场景
- 遵时养晦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在行动中能够根据时机的变化来调整策略,同时保持充足的准备,以应对未来的挑战。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景,如工作、学习、生活等,表达一个人明智而有远见的态度和行动。
故事起源
- 遵时养晦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隐公二十四年》。故事中,晋国的隐公听说周国要攻打晋国,就派遣大夫重耳去周国打探情报。重耳到达周国后,周天子正好出征,重耳遵守时机,暗中观察并记下了周天子出征的时间和兵力。重耳返回晋国后,告诉隐公要等待时机,养精蓄锐,以待将来的反击。最终晋国在适当的时机发动了反击,成功击败了周国。
成语结构
- 遵时养晦由两个成语组成,遵时和养晦,通过并列结构来表达完整的含义。
例句
- 1. 我们要学会遵时养晦,抓住机遇,做好准备。2.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只有遵时养晦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遵时养晦”拆分成两部分来记忆。首先,遵时,可以理解为遵守时机,合乎时宜;养晦,可以理解为养精蓄锐,积蓄力量。将这两个部分结合起来,遵时养晦就是根据时机的变化来调整策略,同时保持充足的准备,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延伸学习
- 想要更深入地了解遵时养晦的含义和应用,可以阅读相关的历史故事、名人事迹或者相关的文学作品。通过扩大知识面,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遵时养晦,抓住考试前的最后一周时间好好复习。2. 初中生:我们班要遵时养晦,抓住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3. 高中生:我要遵时养晦,抓住大学招生的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4. 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们要遵时养晦,抓住市场机遇,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