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在词典中的解释
xíngbǎizhěbànjiǔshí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拼音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yú jiǔ shí

含义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认真对待。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典故出处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近义词

  • 行百里者半九十

英文翻译

  • Ninety li is only half of a hundred li journey.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认真对待。
    成语举例:《北史 韩麒麟等传论》:“持坚无术,末路蹉跎,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彪之谓也。”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分句;
    成语结构:复句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源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的记载。当时,晋国的襄公带领军队出征,行军一百里后,襄公担心敌军强大,于是下令撤退,只走了九十里。后来,这个故事被用来形容人在接近成功时却半途而废,缺乏坚持到底的毅力。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接近目标时却放弃努力或不坚持到底。也可以用来警示人们不能因为接近目标而松懈,要坚持到最后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故事起源

  • 故事发生在中国古代晋国的历史上,具体情节见详细解释部分。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行”、“百”、“里”和“者半于九十”。

例句

  • 1. 他原本离成功只差一步,可惜他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最终失败了。2. 这个项目离完成只有最后一点工作了,别行百里者半于九十,一定要坚持下去。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与一个人行走的过程联系起来,想象自己走了一百里,只差最后的十里就能达到目的地,然而却放弃了。这样的形象化记忆可以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晋国和襄公的故事,可以深入了解这个成语的背景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本来只差一点就能考到满分了,可惜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最后只得了九十分。2. 初中生:我原本离进入全国决赛只有最后一场比赛了,可惜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输掉了最后一场。3. 高中生:我本来离高考的目标只差一点了,可惜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最后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