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行不副言在词典中的解释
xíngyán

行不副言

拼音xíng bù fù yán

含义指言行不一。

出处金·王若虚《论语辨惑》:“天下之人行不副言者多矣,使夫子随听而遽信之,所失者岂特宰予邪!”

典故出处

  • 金·王若虚《论语辨惑》:“天下之人行不副言者多矣,使夫子随听而遽信之,所失者岂特宰予邪!”

近义词

  • 言行不一

反义词

  • 言行一致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指言行不一。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行不副言是一个用来形容实际行动比空洞的言辞更有力量和效果的成语。它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和取得成果,而仅仅依靠空洞的言辞是不够的。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提醒人们要注重实际行动,而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团队在解决问题时采取了实际行动,而不仅仅是说了一些空洞的话语。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会说空话而不愿意付诸实际行动的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李斯列传》中。当时,李斯是秦始皇的重要官员,他在处理政务时非常注重实际行动,而不是空洞的言辞。他认为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所以他提出了“行不副言”的观点。

成语结构

  • 行动不言语

例句

  • 1. 他承诺要帮忙,但一直没有采取实际行动,真是行不副言。2. 老师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理解知识,行不副言。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行不副言”记忆为“行动不如言辞”,通过这个记忆方法,可以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即实际行动比空洞的言辞更有力量和效果。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行动与言辞相关的成语,如言行一致、言而无信等。深入学习这些成语,可以帮助提高对实际行动与言辞之间关系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说过,行不副言,所以我要努力学习,而不只是说空话。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行不副言,所以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学到的知识。3. 高中生:我相信行不副言,所以我要努力行动,争取实现自己的梦想。4. 大学生:大学生活教会我,行不副言,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改变自己和社会。

拆字解意

行不副言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