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膏民脂
拼音mín gāo mín zhī
含义脂、膏:脂肪。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多用于指反动统治阶级压榨人民来养肥自己的场合。
出处五代·后蜀·孟昶《戒石文》:“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典故出处
五代·后蜀·孟昶《戒石文》:“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近义词
民脂民膏
英文翻译
flesh and blood of the peopl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脂、膏:脂肪。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多用于指反动统治阶级压榨人民来养肥自己的场合。
成语举例:元·无名氏《村乐堂》第三折:“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苍难欺也呵!”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指人们的财富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民膏民脂一词出自《左传·昭公十五年》,原文为“国家之财物,皆民膏民脂”,意为国家的财富完全来自于人民的辛勤努力。这个成语强调了人民是国家的基础和根本,国家的财富应该由人民共同享受。
使用场景
- 民膏民脂这个成语常用于强调国家的财富应该由人民共同分享,也可以用于形容人民为国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故事起源
- 《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政治思想。在《左传·昭公十五年》中,描述了国君昭公问左右臣子国家的财富来源,臣子们回答说:“国家的财物,都是人民的血汗努力所得。”从而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宾语
例句
- 1. 我们应该珍惜国家的财富,因为它是民膏民脂的结晶。2. 只有让人民共享国家的财富,才能真正实现民膏民脂的理念。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民膏民脂”这个成语与“人民的血汗努力”联系起来,形象地表示国家财富的来源。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和人民的生活情况,深入了解民膏民脂的背景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爱护环境,因为环境是我们的民膏民脂。2. 初中生:只有通过勤奋学习,才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民膏民脂。3. 高中生:人民的付出是国家繁荣的基石,只有让人民共享国家的财富,才能真正实现民膏民脂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