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却之不恭在词典中的解释
quèzhīgōng

却之不恭

拼音què zhī bù gōng

含义却:推却。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与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

出处《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

典故出处

  • 《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

近义词

  • 盛情难却、受之有愧

反义词

  • 置之不理

英文翻译

  • It is impolite to decline.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却:推却。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与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
    成语举例:我们觉得却之不恭,只好让他劳驾。(邹韬奋《经历 惨淡经营之后》)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常与受之有愧连用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之,不能读作“zī”。
    成语辨形:恭,不能写作“公”。
    成语谜面:别客气

成语故事

  • 战国时期,孟子的学生万章向孟子请教人际交往的问题,孟子认为对人应该恭敬。万章说:“一再推却,拒绝别人的礼物是不恭敬的,为什么?”孟子说:“高贵的人送东西给你,你如果拒绝就是不恭敬的,因此你应该接受。”。

详细解释

  • 却,拒绝;之,对;不,不;恭,恭敬。意思是拒绝对别人的好意或好意的建议,态度不恭敬。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对他人的好意或建议不以为然,态度不恭敬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故事起源

  • 《后汉书·刘熙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刘熙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学者,有一次他在街上遇到了刘备,刘备向他请教一些问题,刘熙却对刘备的问题不以为然,态度非常不恭敬。刘熙的这种态度引起了刘备的不满和批评,刘备对刘熙说:“却之不恭,何也?”意思是你为什么对别人的好意不恭敬呢?后来,人们就用“却之不恭”来形容对他人的好意或好意的建议不予理会,态度不恭敬的行为。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对别人的忠告总是却之不恭,这样的态度很不好。2. 老师给他提出了一些建议,但他却之不恭,没有听取老师的意见。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却之不恭”拆分为“却”、“之”、“不”、“恭”,然后联想成一个人拒绝别人的好意,对别人的建议不予理会,态度不恭敬。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却步不前”、“却之不恭”等,进一步丰富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给我提了一个好建议,但是我却之不恭,没有听老师的话。2. 初中生:同学给我提了一个帮助我提高成绩的好办法,但是我却之不恭,觉得自己的方法更好。3. 高中生:父母给我提了一个对未来有利的建议,但是我却之不恭,认为他们不了解我。4. 大学生:老师给我提了一个对毕业就业有帮助的建议,但是我却之不恭,觉得自己有自己的发展规划。

拆字解意

却之不恭成语造句

  • 却之不恭造句(精选21条)

    1、那赵辰就却之不恭了!多谢前辈厚爱!2、你老远带来了这些东西,我要是不收下就是却之不恭了。3、凌天一面生沉着,尽显稳练,向众人拱手道:“既然大家这么看得起我凌天一,那我就却之不恭了,我看我们这个联盟干脆就叫‘轩辕盟’好了。4、既然公主相送...

  • 却之不恭怎么造句(精选19条)

    1、他请我去参观他的个人画展,我对绘画不感兴趣,可却之不恭,最后还是去了。2、你老远带来了这些东西,我要是不收下就是却之不恭了。3、你把这么贵重的东西给我,我真是却之不恭,受之有愧。4、你老远带来了这些东西,我是却之不恭,受之有愧。5、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