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公忠体国在词典中的解释
gōngzhōngguó

公忠体国

拼音gōng zhōng tǐ guó

含义指尽忠为国。

出处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办外交的人有私心是不行的,一定要用公忠体国的有才能的人,来办这项国事。”

典故出处

  •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办外交的人有私心是不行的,一定要用公忠体国的有才能的人,来办这项国事。”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指尽忠为国。
    成语举例: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郭沫若《蜀道奇》诗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公忠体国是由“公”、“忠”、“体”、“国”四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公”指公正、公平;“忠”指忠诚、忠心;“体”指体贴、体恤;“国”指国家、祖国。这个成语表示一个人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以及对公正和体谅他人的态度。

使用场景

  • 该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国家充满忠诚,并且对他人公正体谅的行为。可以用于表扬那些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或者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故事起源

  • 公忠体国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相传,明代末年,明朝的灭亡使得国家陷入动荡时期。在这个时候,有一位名叫刘宗周的士人,他忠心耿耿,热爱国家,积极参与抗击外敌的斗争。他为了保护国家,不惜舍弃个人的利益,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刘宗周的忠诚和为国家付出的精神,被后人称为“公忠体国”,成为表扬忠诚和爱国精神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四个单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的意义都可以独立理解,但在这个成语中,它们的含义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更深层次的含义。

例句

  • 1. 他一直公忠体国,为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2. 这位老教授以公忠体国的精神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3. 在这个社会上,我们应该树立公忠体国的价值观念,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公”、“忠”、“体”、“国”四个字的含义进行联想来记忆。例如,“公”可以联想到公正、公平,“忠”可以联想到忠诚、忠心,“体”可以联想到体贴、体恤,“国”可以联想到国家、祖国。将这些含义进行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其他与爱国精神相关的成语和故事。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公正、忠诚、体谅相关的成语,扩大词汇量和语言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学习公忠体国的精神,为国家做出贡献。2. 初中生:他的公忠体国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我们。3. 高中生:只有具备公忠体国的精神,才能为社会做出真正的贡献。4. 大学生: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公忠体国的精神,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继续提问。

拆字解意

公忠体国成语造句

  • 公忠体国造句(精选13条)

    1、官家他这几日经常念叨相公,说若没有相公这样公忠体国之臣在朝中辅佐,他这日子当真不好过。2、哲宗朝宰相范纯仁是范仲淹之子,公忠体国,为人正直,因受章等迫害贬谪永州,历经磨难。3、衅端既开,仓皇无措,迁延日久,群议蜂起,有的专矜意气,有的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