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不承命
拼音gǎn bù chéng mìng
含义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出处《仪礼·士昏礼》:“吾君子顺先典,贶某重礼,某不敢辞,敢不承命。”
典故出处
《仪礼·士昏礼》:“吾君子顺先典,贶某重礼,某不敢辞,敢不承命。”
近义词
敢不如命
英文翻译
How dare I not obey your orde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成语举例: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五年》:“苟列定矣,敢不承命。”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不敢推辞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敢不承命是指不怕违背命令或权威,勇敢地违背规定或约束。它表示一个人有勇气和决心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不被外界的限制所束缚。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敢于挑战权威,不受约束的精神。它可以用于表扬那些不畏权势,敢于追求自己理想的人,也可以用于批评那些盲从权威,不敢反抗的人。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一则故事与这个成语有关。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战争中,因为不服从刘邦的命令而导致最终失败。故事中,刘邦下令要项羽投降,但项羽敢于不顺从命令,坚持要继续战斗。最终,项羽因为敢于违背命令而失败,成为了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敢不承命是由“敢”、“不”、“承”、“命”四个字组成的。其中,“敢”表示敢于,有勇气;“不”表示否定;“承”表示接受;“命”表示命令。
例句
- 1. 他敢不承命,不听从上级的安排。2. 她敢不承命,坚持自己的想法。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勇敢地站在命令的面前,不畏惧,敢于违背命令,追求自己的目标。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敢不承命相关的成语,如敢作敢为、敢为人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敢不承命,不做作业。2. 初中生:他敢不承命,违反了学校的校规。3. 高中生:她敢不承命,坚持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4. 大学生:我们敢不承命,反对不公平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