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褒贬与夺在词典中的解释
bāobiǎnduó

褒贬与夺

拼音bāo biǎn yǔ duó

含义与夺:给予或夺取。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比方伦匹,未必当允,而褒贬与夺,或失准格。”

典故出处

  • 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比方伦匹,未必当允,而褒贬与夺,或失准格。”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与夺:给予或夺取。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
    成语举例:若使修著一代之典,褒贬与夺,诚一时之俊也。★《晋书·祖逖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对人的态度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褒贬与夺是由褒贬和夺组成的成语。褒贬指的是对人或事物的评价,可以是褒义的赞扬,也可以是贬义的批评;夺指的是夺取、抢夺的意思。褒贬与夺结合在一起,表示对人或事物进行评价的同时,还具有夺取的意味。

使用场景

  • 褒贬与夺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对人或事物进行评价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对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进行评价,也可以用来描述对某个事物的价值和重要性进行评估。同时,褒贬与夺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个机会或资源进行争夺的情况。

故事起源

  • 褒贬与夺的故事起源于《左传》。传说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叫做褒姒的美女,她出色的容貌和聪明才智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有一天,晋国的大夫夺走了褒姒,引发了一场争夺。后来,这个故事被用来形容对美女的争夺和评价。

成语结构

  • 褒贬与夺由两个成语组成,分别是褒贬和夺。

例句

  • 1. 他对这个项目进行了褒贬与夺的评价。2. 在这场比赛中,双方队员争夺球权,形成了一场褒贬与夺的激烈对抗。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褒贬与夺的发音与“宝贵与夺取”进行联想,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褒贬与夺相关的成语,如褒贬不一、褒贬不一、夺人所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褒贬与夺地评价了我们班的作文。2. 初中生:同学们在班级竞选中争夺学生会主席的职位,展开了一场褒贬与夺的较量。3. 高中生:老师对我们的演讲进行了褒贬与夺的评价,帮助我们提高口才表达能力。4.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竞争激烈,每个人都在争夺工作机会,体现了褒贬与夺的特点。5. 成年人:对于一本好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价,这种褒贬与夺的讨论能够促进阅读交流。

拆字解意

褒贬与夺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