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残守缺
拼音bǎo cán shǒu quē
含义①指汉代今文经学派儒生墨守残缺不全的今文经典而拘执一家之言。后常用以比喻泥古守旧,不知改进。②指保藏残缺的古籍文献。
出处《汉书·刘歆传》:“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或怀妒嫉,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抑此三学。”
典故出处
《汉书·刘歆传》:“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或怀妒嫉,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抑此三学。”
近义词
抱残守缺、补残守缺、泥古不化
反义词
推陈出新
英文翻译
conservativ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①指汉代今文经学派儒生墨守残缺不全的今文经典而拘执一家之言。后常用以比喻泥古守旧,不知改进。②指保藏残缺的古籍文献。
成语举例:两汉而下,维多保残守缺之人,六经所传,未有继往开来之哲。★清·顾炎武《华阴县朱子祠堂上梁文》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人守旧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保残守缺是一个由“保”、“残”、“守”和“缺”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保”表示保持、保护,“残”表示残缺、不完整,“守”表示守旧、不变,“缺”表示缺乏、不足。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或组织固守旧有的东西,不愿意改变或更新的态度。
使用场景
- 保残守缺常常用来批评那些守旧、不愿意变革的人或组织。它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的情境,例如批评一个企业不愿意采纳新的管理方法,批评一个人固执地坚持过时的观念,或者批评一个政府官员不愿意改革陈旧的政策。
故事起源
- 关于保残守缺的具体故事起源目前尚不清楚。但可以推测,这个成语的起源可能与中国古代社会保守的价值观有关。
成语结构
- 保残守缺是一个由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每个字都有独立的意义,但结合在一起可以形成一个整体的含义。
例句
- 1. 这个企业一直保残守缺,不愿意引进新技术,结果逐渐失去了竞争力。2. 他的思想保残守缺,完全无法接受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
记忆技巧
- 记忆成语保残守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将每个字的意思记住:保、残、守、缺。2. 将这四个字按照成语的顺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保残守缺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守株待兔”、“守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觉得老师的教学方法保残守缺,不够有趣。2. 初中生:有些同学对新的科技产品保残守缺,不愿意尝试新的东西。3. 高中生:政府官员的保残守缺态度导致了社会进步的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