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利禄
拼音gōng míng lì lù
含义指名利地位。
出处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只因功名利禄得不到保障,所以他们便想到要和流寇苟合,铤而走险。”
典故出处
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只因功名利禄得不到保障,所以他们便想到要和流寇苟合,铤而走险。”
近义词
功名富贵
英文翻译
fame and gain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名利地位。
成语举例:牛启东素不喜章句之学,认为那是腐儒伪装道学的幌子,驵侩谋求功名利禄的阶梯,无关乎国计民生。★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九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名利地位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功名利禄是描述人们追求权力、地位和财富的欲望。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只追求个人利益,不顾他人利益和道德原则的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人。它也可以用来描述那些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不顾及公共利益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有一则故事。故事中,齐国的大夫孟孙将军为了追求功名利禄,不顾国家的疆土安全,只顾自己的利益,最终导致了齐国的衰落。这个故事成为了“功名利禄”的典故。
成语结构
- 功名利禄由四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为了追求功名利禄,不择手段地拉拢上司。2. 这个政治家只追求功名利禄,不关心民众的福祉。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功名利禄”与追求权力、地位和财富的欲望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形象。可以想象一个人很努力地爬上一座山,山顶上有金钱和名誉的标志,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功名利禄制度,以及现代社会中功利主义的现象。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只关心功名利禄,不关心其他人的感受。2. 初中生:为了追求功名利禄,他不择手段地欺骗他人。3. 高中生:那个政治家只追求功名利禄,不关心人民的福祉。4. 大学生:他为了功名利禄,不择手段地拉拢上司,这让我很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