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水磨工夫在词典中的解释
shuǐgōng

水磨工夫

拼音shuǐ mó gōng fū

含义掺水细磨。形容工作深入细致,费时很多。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五:“今日撞了一日,并不曾遇得个可意人儿。不想这所在到藏着如此妙人。须用些水磨工夫撩拨他,不怕不上我的钩儿。”

典故出处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五:“今日撞了一日,并不曾遇得个可意人儿。不想这所在到藏着如此妙人。须用些水磨工夫撩拨他,不怕不上我的钩儿。”

近义词

  • 磨杵成针、磨穿铁砚

反义词

  • 粗枝大叶、操之过急

英文翻译

  • meticulous job <painstaking work>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掺水细磨。形容工作深入细致,费时很多。
    成语举例:第一须用上些水磨工夫,叫他们潜移默化,断不可操切从事,以致打草惊蛇,反为不美。(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一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形容某件事物的周密细致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夫,不能读作“fù”。
    成语辨形:磨,不能写作“摩”。

详细解释

  • 水磨工夫是由“水磨”和“工夫”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水磨”是指用水磨石磨练而成的,是一种传统的磨刀方式。而“工夫”则是指技能、功夫。水磨工夫的意思是通过反复练习和琢磨,得到的高超技能或精妙手艺。

使用场景

  • 水磨工夫一般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经过长时间的勤奋学习和不断实践,最终取得了卓越成就。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音乐家在音乐方面的造诣,或者一个画家在绘画技巧上的精湛表现。

故事起源

  • 水磨工夫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种磨刀方式。在古代,人们磨刀常常使用石磨,而其中最为传统的方式就是用水磨石。这种方式需要反复用水磨石磨刀,以达到更加锋利的效果。由于水磨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时间,因此水磨工夫逐渐成为形容经过长时间练习和琢磨而得到的技能的成语。

成语结构

  • 水磨工夫是一个形容词性短语,由名词“水磨”和名词“工夫”组成。

例句

  • 1. 他的演讲水磨工夫十分了得,每次都能引起观众的共鸣。2. 这位画家的画作经过多年的水磨工夫,技艺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水磨工夫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河边的石磨旁边,不断用水磨石进行刀的磨练,最终得到了一把锋利的刀。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水磨工夫的意义和使用场景。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水磨工夫相关的成语,例如“水磨功夫”、“水磨底子”等。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形容经过长时间练习和琢磨而得到的技能的成语,如“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经过水磨工夫,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2. 初中生:他经过多年的水磨工夫,成为了一名出色的钢琴家。3. 高中生:这位运动员通过水磨工夫,终于打破了世界纪录。

拆字解意

水磨工夫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