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之于众
拼音gōng zhī yú zhòng
含义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8回:“曾向玉帝上过条陈,拟把电力公之于众,要使人间负有执法权者,皆可利用吾电,以惩治恶人。”
典故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8回:“曾向玉帝上过条陈,拟把电力公之于众,要使人间负有执法权者,皆可利用吾电,以惩治恶人。”
近义词
公诸于众、公之于世、公之世人
英文翻译
give publicity to something <make public>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成语举例:孙犁《谈通俗文学》:“从不法商店拉出那些录音录像,公之于众,然后才相信确有精神污染。”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用于事情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指将事物公开展示给大众,使大家都能看到、了解、知晓。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公开、公示、公布等行为。
故事起源
- 《左传·宣公十年》中,齐国的宣公担心自己的儿子无法继承王位,于是决定将儿子的过失公之于众,让大家评判他是否适合继承王位。
成语结构
- 公之于众
例句
- 1. 这个公司的财务报表要公之于众,让大家都知道公司的经营状况。2. 这个政府应该把政策的执行情况公之于众,让人民知道政府的工作成效。
记忆技巧
- 将“公之于众”与“公开展示给大众”进行联想,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处公开展示自己的东西,让所有人都能看到。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公开、公示相关的成语,如“公而忘私”、“公正无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公之于众,不可以作弊。2. 初中生:学校的活动计划要公之于众,让同学们都知道。3. 高中生:政府应该将疫情信息公之于众,让人民知道真实情况。4. 大学生:科研成果应该公之于众,促进学术交流和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