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洋洋
拼音dé yì yáng yáng
含义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出处《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典故出处
《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近义词
沾沾自喜、得意扬扬
反义词
垂头丧气、灰心丧气
英文翻译
be all cock-a-hoop <to be exultant,triumphant; like the cat that swallowed the cream>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成语举例:单道台得意洋洋的答道:“忙虽忙,然而并不觉得其苦。”(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状语;指自鸣得意
成语结构:补充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谜面:远洋的德国和意大利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三朝相国晏婴身居高位,但行事沉稳,十分谦恭,而他的车夫却认为自己能替相国驾车十分得意扬扬。车夫的妻子见了就告诫车夫,应该向晏婴学习,车夫从此变得很谦逊起来,晏婴认为他知错必改表现很好。
详细解释
- 得意洋洋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自豪、得意或满意。这种得意是因为自己的成就、过人之处或者取得的成功而引起的。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自满,过于得意而显得有些自负。
使用场景
- 得意洋洋常用于正面的语境,如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或者表达一个人因为某个原因而感到自豪和满意。它可以用来形容个人的成功、工作成绩的突出、学业进步的喜人等等。
故事起源
- 得意洋洋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小说《红楼梦》。小说中的贾宝玉因为功名成就,得到了皇帝的宠爱,因此他变得非常得意洋洋。
成语结构
- 得意洋洋的结构是由三个词组成的,其中“得意”表示取得满意的成就或感到自豪,而“洋洋”则表示自满得意的样子。
例句
- 1. 他考试得了满分,回家时得意洋洋地向父母展示成绩单。2. 她在比赛中获得了冠军,得意洋洋地站在领奖台上。3. 小明的画作在学校的艺术展上获得了第一名,他得意洋洋地向同学们展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得意洋洋的“得意”与成功、自豪的情绪联系起来,同时将“洋洋”与自满、自负的样子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得意洋洋相关的成语,如自鸣得意、沾沾自喜等。同时,也可以学习一些相反含义的成语,如失望至极、灰心丧气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班级比赛中得了第一名,我得意洋洋地向同学们展示我的奖牌。2. 初中生:我在全市的数学竞赛中获得了冠军,我得意洋洋地站在领奖台上。3. 高中生: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我得意洋洋地告诉家人和朋友。以上是关于“得意洋洋”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