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冒矢石
拼音gōng mào shǐ shí
含义指将帅亲临前线,冒着敌人的箭矢礧石,不怕牺牲自己。同“躬蹈矢石”。
出处明·张居正《辽东大捷辞恩疏》:“诚以摧锋陷城躬冒矢石,本诸将士之力,固非坐而指画者所可同也。”
典故出处
明·张居正《辽东大捷辞恩疏》:“诚以摧锋陷城躬冒矢石,本诸将士之力,固非坐而指画者所可同也。”
近义词
躬蹈矢石、亲冒矢石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将帅亲临前线,冒着敌人的箭矢礧石,不怕牺牲自己。同“躬蹈矢石”。
成语举例:文天祥躬冒矢石,毫不畏惧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很勇敢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躬指亲自,冒指冒险,矢指箭,石指石头。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面对困难和危险的精神。
使用场景
- 用来形容一个人勇敢地面对困难,不畏艰险的精神。可以用于赞美一个人勇敢、无私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史记·韩世家》记载了一个与躬冒矢石有关的故事。相传,在春秋时期,韩国有一个叫韩非的智者,他在国家陷入困境时,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国君晋文公的车前,向他提出了一些建议。为了能够得到晋文公的重用,韩非不惜躬冒矢石,冒着被杀的危险,面对困难,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成语结构
- 躬冒矢石采用了并列的结构,其中"躬"、"冒"和"矢石"分别表示主语、动词和宾语。
例句
- 1. 他为了帮助别人,躬冒矢石,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2. 在这次任务中,他躬冒矢石,成功地救出了被困的人。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一个人勇敢地站在箭雨和石头之间,毫不畏惧地面对困难和危险。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有关中国成语和文化的知识,可以深入研究《史记》等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向小偷躬冒矢石,保护学校的财物。2. 初中生:他在比赛中躬冒矢石,为了保护队友不受伤害。3. 高中生: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我愿意躬冒矢石,努力奋斗。希望这份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躬冒矢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