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苞苴竿牍在词典中的解释
bāogān

苞苴竿牍

拼音bāo jū gān dú

含义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

出处《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

典故出处

  • 《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指走后门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苞苴竿牍四个字分别指的是古代写字用的竹简、苞苴、竹签和木简,这些都是古代文书的载体。成语“苞苴竿牍”比喻文章或文件的内容详尽、条理清楚。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一篇文章或文件的内容非常详尽,条理清晰,适用于各种正式的书面文件,如报告、论文、合同等。

故事起源

  • 《左传·庄公二十一年》中记载:齐国有个叫苞苴的人,他在竹简上写文章非常仔细,字迹清晰,条理分明。后来人们就用“苞苴”来形容文章写得很细致,后来又加上了“竿牍”来形容写得清晰明了。

成语结构

  • 主要由四个词语组成,没有特殊的语法结构。

例句

  • 1. 这篇论文的内容苞苴竿牍,很值得一读。2. 他的报告写得苞苴竿牍,逻辑严密,很有说服力。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苞苴竿牍”拆分为“苞苴”和“竿牍”两部分,分别代表文章的细致和清晰明了。可以联想到写字用的竹简、苞苴、竹签和木简,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写作和文书相关的成语,如“纸上谈兵”、“字斟句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写作业的时候,要把答案写得苞苴竿牍,才能得到好成绩。2. 初中生:老师要求我们写的作文要苞苴竿牍,不能有语法错误。3. 高中生:写论文时,要注意论据的论证要苞苴竿牍,才能使文章更有说服力。4. 大学生:撰写科研论文时,要将实验数据和结论写得苞苴竿牍,以确保研究的可信度。

拆字解意

苞苴竿牍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