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无耻之尤在词典中的解释
chǐzhīyóu

无耻之尤

拼音wú chǐ zhī yóu

含义尤:突出的。最无耻的。形容无耻到了极点。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至于替魏忠贤建立生祠,更被人们认为是‘无耻之尤’”

典故出处

  •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至于替魏忠贤建立生祠,更被人们认为是‘无耻之尤’”

近义词

  • 厚颜无耻、寡廉鲜耻

反义词

  • 廉洁奉公、廉明公正

英文翻译

  • be brazen in the extreme <be utterly shameless; Of all the gall!>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尤:突出的。最无耻的。形容无耻到了极点。
    成语举例:至于替魏忠贤建立生祠,更被人们认为是“无耻之尤”(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之,不能读作“zī”。
    成语辨形:尤,不能写作“由”。

详细解释

  • 无耻之尤是由“无耻”和“尤”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无耻表示一个人的行为不道德、不守规矩,毫无廉耻;尤指特别、独特之意。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非常无耻,罪恶之处超过了一般的无耻行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行为极度无耻、犯罪恶劣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讲道德、不顾他人利益、甚至伤害他人的人。

故事起源

  • 无耻之尤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据说有一个人偷了别人的东西,但他的行为并没有被发现。后来,他又去偷了同一个人的东西,结果被发现了。这个人的行为被认为是极其无耻的,因为他不仅一次偷窃,而且还选择了同一个受害者。这个故事成为了无耻之尤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无耻之尤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无耻”是形容词短语,表示行为不道德;“之”是连词,用来连接两个成分;“尤”是副词,表示特别、独特。

例句

  • 1. 他的行为真是无耻之尤,居然偷了同一个人两次。2. 这个公司的老板是无耻之尤,他利用员工的努力却不给予相应的报酬。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无耻之尤”与无耻行为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例如,可以想象一个人偷窃两次同一个人的东西,这种行为非常无耻,是无耻之尤。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无耻行为相关的成语,如“无耻之徒”、“恶贯满盈”等,以加深对无耻行为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的欺骗行为是无耻之尤,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2. 初中生:那个政客的腐败行为堪称无耻之尤,他应该被开除出党。3. 高中生:那个公司的虚假广告是无耻之尤,欺骗了消费者的信任。4. 大学生:那个老师的不当行为是无耻之尤,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拆字解意

无耻之尤成语造句

  • 无耻之尤造句(精选14条)

    1、还是菩萨明白事理,这秃驴的庆寿寺中孽徒遍地,却来和老花子抢这独苗,实在是无耻之尤。2、这班人可以算是无耻之尤了,要叫我听了,怒还来不及呢,有甚么可笑。3、你这个无耻之尤,今天我一定要替天行道!4、这小子真是犯贱,我昨日那般对他,他还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