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无天
拼音wú fǎ wú tiān
含义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无法无天的事来。”
典故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无法无天的事来。”
近义词
胡作非为、为非作歹
反义词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英文翻译
run wild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成语举例: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无法无天的事来。(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辨析:无法无天和“胡作非为”都指肆无忌惮地做坏事;有时可以通用。但“胡作非为”程度略轻一些;只形容肆无忌惮的干坏事。
成语谜面:和尚打伞
歇后语:二秃子打伞
详细解释
- 无法无天指的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放纵妄为,完全不受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约束。这种人通常无视社会公德、法律法规,任意妄为,胡作非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个人或团体肆意妄为,不受任何约束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无视法律、道德的人,也可以形容某个团体或组织的行为不受约束,为所欲为。
故事起源
- 《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篡权后,他的统治极度腐败,百姓生活困苦。有一天,王莽的母亲突然生病,他连夜赶回家中,途中遇到了一位老百姓,老百姓告诉他:“您是无法无天的,百姓苦不堪言。”这句话形容了王莽的暴虐行径,后来成为了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
- 无法无天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这个人整天不务正业,无法无天,简直是社会的败类。2. 这个组织的行为真是无法无天,完全不顾及他人的利益。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无法无天”与放纵妄为、不受约束的行为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也可以将其与王莽篡权的故事联系起来,形成记忆印象。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肆无忌惮”、“胡作非为”等,来扩展对于放纵妄为行为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不遵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真是无法无天。2. 初中生:这个学校没有纪律,学生们在课堂上随意嬉闹,简直是无法无天。3. 高中生:这个政府腐败不堪,官员们无法无天,完全不考虑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