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瓜抱蔓
拼音zhāi guā bào màn
含义比喻一扫而空。
出处语本唐·李贤《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
典故出处
语本唐·李贤《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
近义词
抱蔓摘瓜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一扫而空。
成语举例:狡日思逞,岂仅得一青岛而可以餍其欲哉?将见摘瓜抱蔓,舐糠及米,着着进逼,而无已时。★《“五四”爱国运动资料·陕西学生一九一九年五月三十日通启》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唐高宗时期,朝政由皇后武则天代为处理,武后的野心很大,手段十分残忍。她废太子李忠立李弘做太子,后把太子弘毒死,立李贤为太子。他日夜忧思作《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详细解释
- 摘瓜抱蔓这个成语来源于《庄子·齐物论》。原文是:“夫蓍者,天地之间,犹一毛之微。其坚不可糜,其高不可卣。虽然,犹有竟时者存。夫然,犹有众果者存。摘其实者,抱其蔓者,终身不忘其根本。”意思是蓍草虽然微小,但坚韧不拔,即使被摘下果实,蔓藤仍然延续生命。摘下果实的人抱住蔓藤,永远不会忘记它的根本。
使用场景
- 摘瓜抱蔓用来形容人贪得无厌,得到一点好处就不愿放手,一味追求个人利益而不顾他人利益的行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顾自己利益、不顾全局、不顾大局的人。
故事起源
- 《庄子·齐物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庄子的著作之一。这篇文章通过描绘自然界的事物来表达哲学思想,其中提到了蓍草的例子,以此来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摘瓜抱蔓这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
成语结构
- 摘瓜抱蔓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三个动词和一个名词组成。
例句
- 1. 他是个摘瓜抱蔓的人,得到一点好处就不肯放手。2. 这个公司的老板总是摘瓜抱蔓,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员工的福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摘下了一个瓜果,然后抱住蔓藤,表示贪得无厌,不愿放手。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庄子的其他著作,了解他的哲学思想。也可以学习其他与贪婪、利益相关的成语,如贪得无厌、利欲熏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摘瓜抱蔓的人,得到一个糖果就不肯分享给别人。2. 初中生:这个人总是摘瓜抱蔓,不顾及他人的利益。3. 高中生:他在竞争中摘瓜抱蔓,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及其他人的感受。4. 大学生:我们应该摒弃摘瓜抱蔓的心态,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广阔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