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飘神荡
拼音hún piāo shén dàng
含义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吴衙内看了,不觉魂飘神荡,恨不得就飞到他身边,楼在怀中。”
典故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吴衙内看了,不觉魂飘神荡,恨不得就飞到他身边,楼在怀中。”
近义词
魂飞魄散、魂丧神夺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魂指人的精神,飘指飘动,神指心神。魂飘神荡形容人的心神摇荡不定,情绪激动,无法平静。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人在某种情感冲击下的状态,如遇到喜悦、震惊、惊喜等强烈的情绪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
故事起源
- 《左传·宣公十三年》记载了一个故事。公元前562年,楚国的蔡景侯去世,蔡景侯的儿子蔡桓公非常悲痛,他每天都去祭拜父亲的坟墓,饮食不进。他的臣子们劝他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但蔡桓公却回答说:“我父亲去世后,我的魂飘荡,心神不宁。”这就是“魂飘神荡”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词组成,没有修饰词或补充成分。
例句
- 1. 他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宣布为冠军时,魂飘神荡,充满了喜悦之情。2. 当她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舞台上表演时,她的魂飘神荡,热泪盈眶。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魂灵漂浮,心神动荡的状态,通过形象化的记忆,加深对该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成语的相关知识,如成语的起源、变形及扩展用法等。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与情绪表达相关的成语,以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我听到自己获得第一名时,我的魂飘神荡,非常开心。2. 初中生: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出现在面前,我的魂飘神荡,无法自持。3. 高中生:经历了一场惊险的考试,当我得知自己及格了,魂飘神荡的喜悦充满了我的心头。4. 大学生:当我听到自己通过了博士答辩,魂飘神荡的喜悦让我难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