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魂消胆丧在词典中的解释
húnxiāodǎnsàng

魂消胆丧

拼音hún xiāo dǎn sàng

含义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四回:“[段恺]使人探知大军离城不远,遥望水陆路上,旌旗蔽日,船马相连,吓得魂消胆丧。”

典故出处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四回:“[段恺]使人探知大军离城不远,遥望水陆路上,旌旗蔽日,船马相连,吓得魂消胆丧。”

近义词

  • 魂飞魄散、魂飞胆丧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成语举例:夫人听说,吓得目瞪口呆,魂消胆丧。★清·佚名《说呼全传》第五回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魂消胆丧是由“魂”、“消”、“胆”和“丧”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魂”指的是人的精神,指人的心神;“消”指的是消散、消失;“胆”指勇气;“丧”指失去。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人的精神消散、勇气丧失,形容非常害怕、失去勇气,心灰意冷。

使用场景

  • 魂消胆丧常用于形容遇到非常恐怖或困难的事情时,人们心灰意冷,失去了勇气和信心。例如,当面临重大考试或面试时,如果感到非常紧张害怕,就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故事起源

  • 关于魂消胆丧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这个成语是根据汉代文学家刘向的《说苑》中的“魂消魄丧”演变而来的。在古代,人们常用“魂消魄丧”来形容非常害怕、心灰意冷的情况。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现在的“魂消胆丧”。

成语结构

  • 魂消胆丧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面对巨大的挑战,他感到魂消胆丧,不知道该怎么办。2. 经历了一场惊险的事故后,她的魂消胆丧,再也不敢出门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魂消胆丧”与害怕、失去勇气的情绪联系起来,想象自己遇到恐怖的场景时,心灰意冷、魂飞魄散的样子,加深记忆。同时,可以通过多次重复、背诵例句等方式加深对这个成语的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害怕、失去勇气相关的成语,如“胆小如鼠”、“胆怯如鸟”等,扩大对这一主题的词汇积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晚上看了一部恐怖电影,我感到魂消胆丧,晚上都不敢一个人睡觉了。2. 初中生:考试前一天晚上,我突然感到魂消胆丧,觉得自己可能考不好。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有时候会感到魂消胆丧,但我相信只要坚持努力,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拆字解意

魂消胆丧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