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未酬
拼音zhuàng zhì wèi chóu
含义酬:实现。旧指潦倒的一生,志向没有实现就衰老了。也指抱负没有实现就去世了。
出处唐·李频《春日思归》:“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典故出处
唐·李频《春日思归》:“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近义词
功败垂成、功亏一篑、付之东流
反义词
如愿以偿、称心如意、马到成功
英文翻译
with one's lofty aspirations unrealized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酬:实现。旧指潦倒的一生,志向没有实现就衰老了。也指抱负没有实现就去世了。
成语举例:这些感情炽烈的诗篇,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愤懑之情。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志向没有实现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未,不能写作“末”。
成语辨析:壮志未酬与“事与愿违”;都含有“不能称心如意”的意思。但壮志未酬偏重指“事物的本源”;“事与愿违”偏重指事情的原因;有时含贬义。
详细解释
- 壮志未酬是指有壮大的志向和抱负,但尚未实现或达到目标。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的追求和努力,但却未能取得成功或实现愿望。
使用场景
- 壮志未酬常常用于描述个人或团体在追求目标时遭遇困难或失败的情况。它可以用来表达对失败或挫折的遗憾,并鼓励人们继续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
故事起源
- 壮志未酬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诗人杜甫。杜甫是唐代的文学家,他的诗作广泛传播并被后人所赞颂。在他的一首名为《赠卫八处士》的诗中,有一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其中的“壮志饥餐胡虏肉”被后人引申为“壮志未酬”。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壮”、“志”、“未”和“酬”。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含义,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意义。
例句
- 1. 他年少时立下了壮志,但如今仍然壮志未酬。2. 这个团队一直在为实现壮志而努力,但目前仍然面临许多困难。
记忆技巧
- 要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 将每个汉字的含义分别记住,然后结合在一起,形成整个成语的意思。2. 将这个成语与自己的经历或目标联系起来,形成具体的形象,有助于记忆。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成语相关的知识,如成语的故事起源、类似成语的用法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有一个壮志,要成为一名科学家。2. 初中生:尽管他努力学习,但他的壮志未酬。3. 高中生:他的壮志是改变社会,为人民谋福祉。4. 大学生:我希望能够在毕业后实现自己的壮志。5. 成年人:他曾经有过许多壮志,但现在回首发现壮志未酬。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并记忆“壮志未酬”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