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救药
拼音wú kě jiù yào
含义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典故出处
《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近义词
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反义词
药到病除
英文翻译
incurable <be past praying fo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成语举例:历史无情,现在证明,他的灵魂早已无可救药,也根本不可能改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用于人或事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可,不能写作“渴”。
详细解释
- 形容某种情况或某个人的状态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病情、恶习、错误等无法治愈或改变的情况。
故事起源
- 无可救药一词最早见于《增广贤文》一书中,原文为“贤者教而善之,愚者教而不改,是无可救药也。”这句话意思是说智者教导愚者,善于接受教诲的人会改正错误,而愚蠢的人则不会改变,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成语结构
- 无可救药是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无可”表示没有可用的方法或办法,而“救药”则表示挽回或改变的方法。
例句
- 1. 他的病情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只能接受终身治疗。2. 这个人的恶习已经无可救药了,无论我们如何劝说都无济于事。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无可救药”拆解成“无可”和“救药”两个部分,表示没有可用的方法或办法来挽回或改变。可以将其与类似含义的成语进行对比记忆,例如“病入膏肓”、“不可救药”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病入膏肓”、“无可奈何”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学习相关的故事、文化背景等,了解成语的更深层次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作业已经无可救药了,老师都快生气了。2. 初中生:他的犯罪行为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只能接受法律的制裁。3. 高中生:她的态度已经无可救药了,无论我们怎么劝说都无法改变。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失败已经无可救药,我们需要从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