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世嫉俗
拼音fèn shì jí sú
含义愤:憎恶,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出处唐·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典故出处
唐·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近义词
愤时嫉俗、避世绝俗
反义词
安贫乐道
英文翻译
highly critical of societ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愤:憎恶,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成语举例:不见面就罢,一见面就是愤世嫉俗地破口大骂,要不就是针针见血地讽刺不休。(欧阳山《苦斗》四八)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憎恨世俗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俗,不能读作“shú”。
成语辨形:愤,不能写作“忿”;嫉,不能写作“忌”。
详细解释
- 愤世嫉俗是由“愤世”和“嫉俗”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愤世意指对世俗的不满和厌恶,认为世间的事物都不如自己所期望的那样,对社会现象持有一种悲观的态度;嫉俗则指对他人的成功、幸福等感到嫉妒和怨恨。因此,愤世嫉俗形容一个人对社会现象和他人的好运持有消极和不满的态度。
使用场景
- 愤世嫉俗常用来形容那些对社会现象不满,对他人成功心生嫉妒和怨恨的人。它可以用来描述那些对世界充满不满和怨恨的人,也可以用来指那些不愿接受别人的成功并对此心生嫉妒和怨恨的人。
故事起源
- 关于愤世嫉俗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确。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一书中,但具体的故事背景和来源并没有详细记载。
成语结构
- 愤世嫉俗由“愤世”和“嫉俗”两个词组成,形容一个人对社会现象和他人的好运持有消极和不满的态度。
例句
- 1. 他总是愤世嫉俗地看待他人的成功。2. 她对社会现象持有愤世嫉俗的态度,总是抱怨一切不如自己所愿。3. 那个人因为愤世嫉俗而孤独一生,无法接受别人的幸福。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愤世嫉俗”这个成语:1. 将“愤世”和“嫉俗”分开记忆,理解其基本含义。2. 想象一个愤怒的人对着世俗的现象发出嘶吼,以帮助记忆“愤世”的意思。3. 想象一个嫉妒的人看到别人的成功后变得狂躁不安,以帮助记忆“嫉俗”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愤世嫉俗”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之相关的成语,如“愤世忧民”、“愤世疾俗”等,以扩大你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愤世嫉俗地对待同学的好成绩,不愿意与他们交朋友。2. 初中生:她对社会现象持有愤世嫉俗的看法,认为一切都不如自己所期望的那样。3. 高中生:那个人因为愤世嫉俗而与周围的人疏远,无法接受他们的成功和幸福。4. 大学生:他在社交圈中表现出愤世嫉俗的态度,总是对别人的成功心生嫉妒和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