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而待毙
拼音zuò ér dài bì
含义坐着等死。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坐着等死措施。
出处语出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典故出处
语出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近义词
坐以待毙、坐以待亡、坐而待弊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坐着等死。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坐着等死措施。
成语举例:今城守虽有馀,然外无援兵,粮食将尽,岂可坐而待毙。 ★《元史 王义传》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等死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指没有主动行动或努力争取,只是袖手旁观,等待失败或灾难的到来。形容人对危险或困难无所作为,消极对待事物。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那些没有勇气、毅力或决心去改变现状,而只是袖手旁观的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则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夫孟尝君曾经受到了秦国的威胁,但他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只是坐在家中等待死亡的到来。这个故事成为了“坐而待毙”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动词+连词+动词+名词
例句
- 1. 他不积极寻找工作机会,只是坐而待毙。2. 如果你不努力学习,只是坐而待毙,你将无法取得成功。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坐在一个被毒蛇包围的房间里,没有任何逃生的办法,只能坐等蛇咬死自己。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坐而待毙相似的成语,如“守株待兔”、“静观其变”等,来扩大对于无所作为、消极等态度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不努力学习,只是坐而待毙,成绩自然不会提高。初中生:如果我们只是坐而待毙,就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高中生:在面对困难时,我们不能只是坐而待毙,而应该积极寻找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