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膏继晷
拼音fén gāo jì guǐ
含义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典故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近义词
夜以继日、通宵达旦
反义词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英文翻译
burn a candle to prolong the day <burn the midnight oil>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成语举例:相传文人目多眚,归咎读书,焚膏继晷,以致损明。(清 张潮《虞初新志 三侬赘人广自序》)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分句;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晷,不能读作“jiù”。
成语辨形:膏,不能写作“燸”。
成语辨析:焚膏继晷与“夜以继日”有别:焚膏继晷多用在读书学习或室内案头工作、活动。焚膏继晷多用于书面;比较典雅;“夜以继日”比较通俗。
详细解释
- 焚膏继晷是一个由两个成语组成的合成成语。其中,“焚膏”指的是熬夜燃烧膏油,意味着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继晷”指的是继续算时辰,表示不辞辛劳地继续工作。整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人们为了达到目标而不辞辛苦地努力工作。
使用场景
- 焚膏继晷常用于形容人们为了实现目标而付出不懈努力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学生为了考试而熬夜学习,工作者为了完成任务而不辞辛劳地工作,或者创业者为了实现梦想而日以继夜地努力。
故事起源
- 焚膏继晷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董仲舒传》中。据说,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和政治家,他非常勤奋,经常熬夜研究学问。有一次,他的学生问他为什么总是熬夜学习,他回答说:“焚膏继晷,不敢息怠。”意思是燃烧膏油继续算时辰,不能懈怠。从此,焚膏继晷成为了形容人勤奋努力的成语。
成语结构
- 焚膏继晷是一个由两个成语组成的合成成语。
例句
- 1. 他为了参加比赛,每天都焚膏继晷地练习。2. 她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整个暑假都在焚膏继晷地备考。3. 这个创业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每天都焚膏继晷地工作。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像董仲舒一样,为了实现目标而熬夜学习,不辞辛苦地工作,就能够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的古代学者和政治家感兴趣,可以了解更多关于董仲舒的故事和他的贡献。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为了考好期末考试,他每天都焚膏继晷地复习。2. 初中生:为了参加校运会,他每天都焚膏继晷地训练。3. 高中生:为了争取更好的大学录取,他每天都焚膏继晷地备考。4. 大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他每天都焚膏继晷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