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衣博带
拼音bāo yī bó dài
含义褒、博:形容宽大。着宽袍,系阔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
出处《汉书·隽不疑传》:“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
典故出处
《汉书·隽不疑传》:“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
近义词
宽衣大带
英文翻译
a loose gown with wide girdle <in loose garment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褒、博:形容宽大。着宽袍,系阔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
成语举例:褒衣博带进贤冠,礼乐东方万国看。(清 黄遵宪《续怀人》诗)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古代儒生的装束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汉朝时期,大将暴胜之到长安拜访京兆尹赵广汉,夸他维护治安有功。赵广汉谦虚地说自己不如前任京兆尹隽不疑。隽不疑智擒假冒太子成方遂。暴胜之说他当年发现隽不疑时,他头戴进贤冠,腰佩玉柄长剑,褒衣博带,就荐他为青州刺史。
详细解释
- 褒衣博带是一个贬义词,形容人们只看重外表而忽视内在的价值。褒衣指的是华丽的衣着,博带指的是腰带上的装饰品。这个成语告诫人们,不能只看重外表,而应该更加注重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和能力。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关注外貌和表面功夫的人,提醒他们应该更加重视内在品质和能力。
故事起源
- 《后汉书·班彪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当时,班彪任太子洗马,他身穿华丽的衣服,佩戴着金银装饰的腰带。有人对他的衣着赞叹不已,但班彪却以自嘲的口吻说:“这只是褒衣博带而已。”从此,褒衣博带成为了一个贬义的成语。
成语结构
- 褒衣博带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褒衣和博带都是形容词短语。
例句
- 1. 他虽然穿着光鲜,但只是褒衣博带,内在实力却不足以支撑他的形象。2. 不要只看重他的外表,他并不是一个光靠褒衣博带的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褒衣”和“博带”与只关注外表的人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类似的成语,如“锦衣玉食”、“金玉满堂”等,可以帮助拓展对褒衣博带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有一个同学总是穿得很漂亮,但他只关心自己的外表,真是个褒衣博带的人。2. 初中生:有些明星只靠外貌走红,但他们的实力并不强,真是褒衣博带。3. 高中生:社交圈里有很多人只注重外表,却忽视了自己的内在素质,他们就是褒衣博带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