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大意
拼音má bì dà yì
含义麻痹:肢体失去知觉和运动机能障碍,比喻失去警觉。指粗心、疏忽,对事物不敏感,失去警惕性。
出处巴金《坚强战士》:“我要当心,不能麻痹大意,我应当找个隐蔽的地方。”
典故出处
巴金《坚强战士》:“我要当心,不能麻痹大意,我应当找个隐蔽的地方。”
近义词
掉以轻心、漫不经心、粗心大意
反义词
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英文翻译
lack of vigilanc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麻痹:肢体失去知觉和运动机能障碍,比喻失去警觉。指粗心、疏忽,对事物不敏感,失去警惕性。
成语举例:工作上的麻痹大意,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正音:痹,不能读作“pì”。
成语辨形:痹,不能写作“颺”。
成语辨析:麻痹大意“与“掉以轻心”有别:麻痹大意侧重粗心疏忽;没有觉察到某些事物、现象;“掉以轻心”侧重虽然看到某些事物、现象;但对其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因而采取轻率或不重视的态度。
成语谜面:猴子跌山
歇后语:猴子跌山
详细解释
- 麻痹大意是一个常用的成语,表示人们因为过于放松或粗心大意而导致的疏忽或失误。这种疏忽可能是因为对某个事物的重要性或危险性没有足够的认识,或者是因为过于自信而导致的粗心大意。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批评那些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导致不必要的麻烦或损失的人。
使用场景
- 麻痹大意这个成语可以用在很多场合,特别是在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和注意事物的重要性时。例如,可以用来提醒学生在考试前要认真复习,不能因为过度自信而麻痹大意。同样,这个成语也可以用在提醒司机在驾驶过程中要保持警觉,不能因为疲劳或其他原因而麻痹大意。
故事起源
- 麻痹大意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农民,他每天都会在田地里工作,但是他总是非常放松和粗心大意。有一天,他在田地里工作时,被一只蛇咬了一口。由于他过于放松,没有及时注意到蛇的存在,结果他被蛇咬伤了。这个故事就是用来形容人们因为麻痹大意而导致的不必要的损失或危险。
成语结构
- 麻痹大意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麻痹和大意。麻痹表示人们因为过于放松而导致的疏忽或失误,大意表示人们因为粗心或不重视而导致的疏忽或失误。
例句
- 1. 他在考试前没有好好复习,结果因为麻痹大意而考得很差。2. 这个运动员在比赛中因为麻痹大意而失误,错失了夺冠的机会。
记忆技巧
- 要记住麻痹大意这个成语,可以将其拆分为两个部分,麻痹和大意。可以想象一个人因为麻痹而无法感觉到危险,然后因为大意而导致了不必要的损失或危险。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和理解麻痹大意这个成语,可以了解其他与粗心大意相关的成语,如麻痹自己、大意失荆州等。这些成语都与人们因为粗心大意而导致的疏忽或失误有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因为麻痹大意,忘记带作业本去上学了。2. 初中生:她因为麻痹大意,没有仔细检查试卷,结果丢分了。3. 高中生:他因为麻痹大意,没有注意到考试时间的变化,所以迟到了。4. 大学生:他因为麻痹大意,没有认真听讲,导致考试不及格。5. 成年人:他因为麻痹大意,忘记关掉煤气,造成了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