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凿不移
拼音què záo bù yí
含义确实可靠,不容怀疑。
出处
近义词
千真万确、天经地义
反义词
捕风捉影、荒诞不经
英文翻译
be yound doubt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确实可靠,不容怀疑。
成语举例: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确凿不移的真理。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补充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凿,不能读作“zuó”。
成语辨形:移,不能写作“秒”。
详细解释
- 确凿不移用来形容事实或观点非常明确,毫无疑问。表示某件事情非常确凿,不容置疑,不会改变。
使用场景
- 可以用在讨论事实、真相、观点等明确的情况下,强调其不容质疑的性质。常用于正式场合或辩论中,表达自信和坚定。
故事起源
- 确凿不移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哀公十八年》。当时,晋国的太子申生被人诬陷,他的父亲晋哀公不得不将他囚禁起来。申生的妻子却坚信丈夫的清白,并用自己的衣裳抵押,请求晋哀公释放申生。晋哀公被她的坚定和确凿的证据所打动,最终释放了申生,并以“确凿不移”来形容这个事实。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副词+副词
例句
- 1. 他的证据确凿不移,无法反驳。2. 这个观点的正确性已经确凿不移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确凿不移的发音与“却早不易”进行联想,表示事实早已确凿不会改变。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事实确凿的成语,如“铁证如山”、“无可辩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确凿不移地相信自己可以取得好成绩。2. 初中生:他的辩论观点确凿不移,让人无法反驳。3. 高中生:科学实验证明,这个理论确凿不移,不容置疑。4. 大学生:历史事实确凿不移,不能被篡改或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