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名存实亡在词典中的解释
míngcúnshíwáng

名存实亡

拼音míng cún shí wáng

含义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已消亡。

出处唐·韩愈《处州孔子庙碑》:“郡邑皆有孔子庙,或不能修事,虽设博士弟子,或役于有司,名存实亡。”

典故出处

  • 唐·韩愈《处州孔子庙碑》:“郡邑皆有孔子庙,或不能修事,虽设博士弟子,或役于有司,名存实亡。”

近义词

  • 有名无实

反义词

  • 名副其实

英文翻译

  • cease to exist except in name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已消亡。
    成语举例:自从日方半途撤走后,这家合资企业已经名存实亡。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补语;形容只剩一个空名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名,不能写作“明”。
    成语辨析:名存实亡和“有名无实”;都有“徒有名义”的意思。但名存实亡偏重在“本来有名有实;后因某种原因不存在了”;“有名无实”侧重“原本就只有一个空名”。

详细解释

  • 名存实亡是一个由“名”、“存”、“实”、“亡”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名”指名义、表面上的存在,“存”指实际上的存在,“实”指实际的意义或价值,“亡”指失去、消失。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事物只存在于名义上,实际上已经不存在或失去原有的意义。

使用场景

  • 名存实亡常用于形容某个事物或概念在实际上已经不存在或失去原有的意义。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组织、制度、规定等只有名义上存在,实际上已经没有实质作用的情况。例如,我们可以说某个政策只是名存实亡,意思是该政策虽然还存在,但实际上已经没有实际效果。

故事起源

  • 关于名存实亡的故事起源尚不明确。

成语结构

  • 名存实亡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名、存、实、亡四个字组成。

例句

  • 1. 这个组织已经名存实亡,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活动。2. 虽然法律规定了一些保护措施,但实际上这些规定只是名存实亡。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分解为“名”、“存”、“实”、“亡”四个部分,然后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联系,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例如“虚有其表”、“纸上谈兵”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的小狗虽然名字叫“旺财”,但实际上它已经名存实亡了,因为它不再活着了。2. 初中生:这个游戏虽然还在市场上销售,但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没有人再玩了。3. 高中生:这个社团虽然还存在,但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没有人参加活动了。4. 大学生:这个公司虽然还在运营,但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没有盈利了。

拆字解意

名存实亡成语造句

  • 名存实亡造句(精选32条)

    1、桓灵二帝,朝纲败坏!当今圣上又形同傀儡,眼下更是民生凋敝,汉室早已名存实亡,必不久矣!张辽不想做了他人的陪葬品!2、夫妻感情的融洽和深化是维持家庭的关键,情感一旦破裂,这个家庭不散,也是名存实亡。地球上便多了一个残废家庭,后患无穷。3、...

  • 名存实亡造句(精选17条)

    (1)自从日方半途撤走后,这家合资企业已经名存实亡。(2)这个学会名存实亡,好久没有开展活动了。(3)华美公司名存实亡,再无经营能力了。(4)从学期开始至结束,学生会名存实亡,没有组织过一次活动。(5)一种义务如果不能再给人以快乐,那么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