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待如宾
拼音xiāng dài rú bīn
含义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
典故出处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
近义词
相敬如宾、相对如宾、相庄如宾
英文翻译
respect each other like guest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成语举例:年老之后,与妻相见,皆正衣冠,相待如宾。★唐·房玄龄《晋书·何曾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夫妻间
成语结构:补充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胥臣奉命出使,路过冀地,遇见一农夫正在田间除草,他妻子把午饭送到田头,恭恭敬敬双手捧给丈夫。丈夫庄重地接过进食,妻子立在一旁等他吃完。胥臣被他们夫妻相敬如宾的举动所感动,就把他推荐给晋文公。
详细解释
- 相待如宾意味着对待他人时要像对待客人一样,彼此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友善和礼貌。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互敬互爱的关系。
使用场景
- 此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之间的待遇和相处方式,特别是在亲朋好友之间或者工作场合中。它可以用来表达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好,也可以用来要求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和友好。
故事起源
- 相待如宾一词最早出自《左传·僖公十一年》。当时,齐国国君僖公招待晋国使者时,对他们非常礼遇,待他们就像待自己的贵客一样。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人们之间的友好待遇和互敬互爱的关系。
成语结构
- 相待如宾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在我们家,亲戚朋友来访时,我们总是相待如宾。2. 无论是工作场合还是家庭生活中,我们都应该相待如宾。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相待如宾”与待人接物的原则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自己是一位宾客,对待别人时要像对待自己一样,尊重、礼貌、友好。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文化中重视人际关系和待人接物的内容,可以学习有关礼仪和文化交流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朋友们在一起玩的时候,我们总是相待如宾。2. 初中生:在班级里,我们应该相互尊重,相待如宾。3. 高中生:在面试的时候,我们应该相待如宾,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