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万状
拼音kǒng huāng wàn zhuàng
含义恐:害怕;慌:惊慌;状:情状。形容害怕惊慌到极点。
出处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现在还传为笑谈的所谓‘十分动摇’、‘恐慌万状’两句话。”
典故出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现在还传为笑谈的所谓‘十分动摇’、‘恐慌万状’两句话。”
近义词
惊恐万状
英文翻译
extremely panicky <panic-struck>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恐:害怕;慌:惊慌;状:情状。形容害怕惊慌到极点。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指惊慌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现代
详细解释
- 恐慌万状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恐慌指的是人们在面临危险或突发事件时感到的极度恐惧和不安,万状表示情况非常严重,无法控制和应对。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种恐慌和混乱的场景,给人一种紧迫和无力的感觉。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种突发事件或危机导致的恐慌和混乱的情景。它可以用来描述自然灾害、社会动荡、交通事故等紧急情况下人们的恐慌和无助感。
故事起源
- 恐慌万状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贾冰传》中,原文是“恐慌犹万状”,意思是形容恐惧的情景就像万物都在恐慌一样。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使用,并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形式。
成语结构
- 恐慌万状是一个四字成语,每个字的意思和拼音如下:恐慌:恐慌,害怕。万:形容数量非常多。状:形状,状态。
例句
- 1. 这次地震后,整个城市陷入了恐慌万状的状态。2. 火灾发生时,人们纷纷逃离,场面恐慌万状。
记忆技巧
- 想要记住这个成语,可以联想到一个恐慌的场景,例如一座城市遭受了地震或火灾,人们四处奔逃,形成了恐慌万状的景象。通过想象这个场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恐慌相关的成语,例如“惶惶不安”、“惊慌失措”等。这些成语都可以帮助你更准确地表达恐慌和不安的情绪。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地震发生时,学校里的学生都恐慌万状地跑到操场上。2. 初中生:听到爆炸声后,人们纷纷逃离,整个城市陷入了恐慌万状的状态。3. 高中生:考试前的最后一天,同学们都恐慌万状地复习,希望能够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