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胆忠心
拼音chì dǎn zhōng xīn
含义赤:比喻真纯。形容十分忠诚。
出处明·汤显祖《还魂记·淮警》:“贼子豪雄是李全,忠心赤胆向胡天,靴尖踢倒长天堑,却笑江南土不坚。”
典故出处
明·汤显祖《还魂记·淮警》:“贼子豪雄是李全,忠心赤胆向胡天,靴尖踢倒长天堑,却笑江南土不坚。”
近义词
忠心耿耿、披肝沥胆、耿耿此心
反义词
阳奉阴违、口是心非
英文翻译
exceedingly faithful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赤:比喻真纯。形容十分忠诚。
成语举例:又有公子一个嬷嬷爹,这人姓华名忠,年纪五十岁光景,一生耿直,赤胆忠心。(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指对集体的忠诚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忠,不能读作“zōnɡ”。
成语辨形:忠,不能写作“中”。
成语辨析:赤胆忠心和“忠心耿耿”;都有“非常忠诚”的意思。但赤胆忠心有时也可指忠诚的心;“忠心耿耿”不能。而且赤胆忠心比“忠心耿耿”的语义重。
成语谜面:岳飞的心胆
详细解释
- 赤胆忠心意指人的胆识纯粹、心志坚定,对事业、国家或他人始终保持忠诚和坚定的态度。这个成语强调人的忠诚、坚定和勇敢,表达了对忠诚信仰和高尚品质的崇敬。
使用场景
- 赤胆忠心常用于褒奖、称赞那些对事业、国家或他人忠诚不渝、毫不动摇的人。可以用于形容军人、志愿者、教师等具有高尚品质的人。
故事起源
- 赤胆忠心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赤心报国,忠贞不二。”意思是心灵赤诚地报效国家,忠诚坚贞不二。后来逐渐演变为赤胆忠心。
成语结构
- 赤胆忠心是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赤”表示红色、纯粹,代表坚定不移;“胆”表示胆识、勇气;“忠”表示忠诚、坚定。
例句
- 1. 他对国家的赤胆忠心深深感动了大家。2. 这位军人以赤胆忠心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赤胆忠心与“红心忠诚”进行联想,红心代表纯粹、坚定的忠诚,有助于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表示忠诚、坚定的成语,如“忠诚耿直”、“忠心耿耿”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发誓要对我的家人赤胆忠心,永远爱护他们。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会以赤胆忠心的精神为同学们服务。3. 高中生:当志愿者,我会以赤胆忠心的态度帮助需要帮助的人。4. 大学生:作为一名志愿者,我将以赤胆忠心的精神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5. 成人: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都会以赤胆忠心的态度对待我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