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蓍草在词典中的解释
shīcǎo

蓍草

拼音shī cǎo

注音ㄕㄧ ㄘㄠˇ

繁体

基本解释

  • ◎ 蓍草 shīcǎo
    [yarrow] 别名“一枝蒿”、“锯草”。为菊科植物蓍( Achillea alpina L. )的全草。分布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江西等地。苦、辛、微温,有小毒。活血,祛风,定痛,解毒

英文翻译

  • 1.【医】yarrow

详细解释

  • (1).即蓍。古代用以占卜的草。 唐 刘长卿 《岁日见新历因寄都官裴郎中》诗:“愁占蓍草终难决,病对椒花倍自怜。” 明 唐寅 《醉扶归·冬景》词:“嬾安排锦帐饮羊羔,只思量玉手拈蓍草。”《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 安老爷 ﹞亲自上书架子上把《周易》蓍草拏下来,桌子擦得乾净,佈起位来,必诚必敬,揲了回蓍草卜,卜公子究竟名列第几。”
    (2).借指占卜。 汪东 《正明夷“法国革命史论”》:“风潮撼荡之时,出之以云雨反覆之手, 布奔氏 之亡,不待朝日,不俟蓍草而后决也。”

基本含义

  • 指古代用来占卜的草本植物,比喻预测吉凶祸福的方法或者预测的结果。

详细解释

  • 蓍草是古代中国用于占卜的一种植物,也叫做卜草。古人常用蓍草来预测吉凶祸福,通过对蓍草的形态、颜色、纹理等进行观察和解读,来预测未来的情况。因此,“蓍草”这个成语也用来比喻预测吉凶祸福的方法或者预测的结果。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预测、占卜、预言等相关情境。可以用来形容经验丰富、能够预见未来的人,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凭感觉、没有根据的预测或判断。

故事起源

  • 成语“蓍草”源自于《周易》中的卦象解释。根据《周易》的解释,蓍草是古代用来占卜的一种植物,通过观察蓍草的形态和纹理,来预测未来的情况。后来,“蓍草”成为了预测、占卜等相关意义的象征。

成语结构

  • 名词+名词

例句

  • 1. 他的预测准确无误,真是蓍草之智。2. 不要轻信那些没有根据的蓍草预测。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蓍草”与占卜、预测相关的形象进行联想,例如将蓍草形象化为一只预测未来的小精灵,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占卜文化和卜筮术,以及其他与预测、占卜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蓍草是古人用来占卜的植物。2. 初中生:他们在博物馆里展示了古代的蓍草卜卦工具。3. 高中生:我读了一本关于占卜的小说,里面提到了蓍草预测的故事。4. 大学生:我在考古学课上学到了蓍草在古代占卜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拆字解意

蓍草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