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镇绥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ènsuí

镇绥

拼音zhèn suí

注音ㄓㄣˋ ㄙㄨㄟ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镇压平定。《晋书·刘弘传》:“其恢宏奥略,镇绥南海,以副推轂之望焉。”
    (2).谓安抚。 宋 苏舜钦 等《地动联句》:“高者恐颠坠,下者当镇绥。”

基本含义

  • 指镇压和平定叛乱、动乱,维护社会安宁。

详细解释

  • 镇绥是由“镇”和“绥”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镇”意为镇压、镇守,指维护社会安定;“绥”意为平定、安抚,指恢复秩序。镇绥表示通过强力手段和平抚手段来镇压叛乱或动乱,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宁。

使用场景

  • 镇绥常用于形容政府、军队等组织通过强有力的措施来平定叛乱、动乱,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秩序。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在困难、危险的情况下冷静、果断地处理问题,稳定局势。

故事起源

  • 古代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镇绥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名将李靖平定安禄山叛乱的故事。安禄山叛乱后,唐朝政府派遣李靖镇压叛乱,李靖凭借着英勇无畏的战斗和高超的军事策略,最终成功平定了叛乱,恢复了社会秩序。这个故事成为了镇绥成语的典故。

成语结构

  • 名词+动词

例句

  • 1. 政府采取了镇绥措施,成功平定了动乱。2. 在关键时刻,他镇绥了局势,保持了社会的稳定。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镇绥”记忆为“镇压叛乱、绥抚人心”,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镇绥相关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如李靖平定安禄山叛乱的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课堂上镇绥了我们的学习秩序。2. 初中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镇绥叛乱,保障人民的安全。3. 高中生:历史上有很多英雄人物通过镇绥的措施平定了叛乱,保护了国家的安宁。

拆字解意

镇绥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