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蜂
拼音xiù fēng
注音ㄒㄧㄨˋ ㄈㄥ
繁体
基本解释
周 上卿 尹吉甫 后妻因妒前妻之子 伯奇 ,乃取蜂去毒,缀于衣上,诱 伯奇 前缀之,因谮之于 吉甫 。 吉甫 怒,乃放 伯奇 于野。事见 汉 蔡邕 《独断·琴操·履霜操》。后用以指暗中设计诬害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故 江充 疏贱,非亲于元储;后母假继,非密于 伯奇 ,而掘梗之诬,无父子之恩,袖蜂之誑,破天性之爱,又况其他,安可自必。”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偏爱,则虑袖蜂之谤巧, 飞燕 之专宠;独任,则悟鹿马之作威, 恭 显 之恶直。”
基本含义
- 指偷偷藏在袖子里的蜂虫,比喻隐藏在某处的危险或隐患。
详细解释
- 成语“袖蜂”源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故事。故事中,淮阴侯刘邦在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战争中,曾多次遭受失败。为了探明失败的原因,他特意派人潜入项羽军中进行侦察。侦察人员发现,项羽军中有一位将军常常悄悄地将蜂虫藏在袖子里,然后在战斗中将其放出,使得敌军被蜂虫叮咬而分散注意力。于是,刘邦便用“袖蜂”来形容隐藏在某处的危险或隐患。
使用场景
- 成语“袖蜂”通常用于形容隐藏在某处的危险或隐患,特指那些不容易被察觉但会带来巨大威胁的问题或困难。可以用来描述各种潜在的危险情况,例如:一个看似安全的环境中存在着隐藏的危险,一个人表面上很友好,但实际上却心怀不轨等。
故事起源
- 成语“袖蜂”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史记》中的一则故事。
成语结构
- 袖蜂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 1. 这个看似平静的湖泊底下可能隐藏着袖蜂。2. 要时刻警惕那些可能带来袖蜂的人和事情。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成语“袖蜂”。可以想象一个人把蜂虫藏在袖子里,突然放出来叮咬别人,这样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史记》等古代历史文献,了解更多关于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故事,以及成语的使用背景和相关的文化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袖蜂”,经常偷偷玩手机,老师一点也不知道。2. 初中生:这个人看起来很友好,但是我觉得他可能是一个“袖蜂”,要小心。3. 高中生:政治斗争中经常会有一些隐藏的“袖蜂”,需要警惕。